被侵权的四个构成要件和责任与承受要件是什么
一、被侵权的四个构成要件和责任与承受要件是什么
侵权行为的四个构成要件如下:
1. 有加害行为:这是侵权行为的客观方面,即行为人实施了某种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例如,故意损坏他人财物就是一种作为的加害行为,而负有安全保障义务的场所没有尽到义务导致他人受伤则是不作为的加害行为。
2. 有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包括人身损害、财产损害以及精神损害等。比如身体受伤、财物被破坏或者名誉受损等情况。
3. 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就是说损害结果是由加害行为所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如果没有这种因果联系,就不能认定为侵权。
4. 行为人主观有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结果还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损害结果而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
关于侵权责任与承受要件:侵权人实施了侵权行为满足上述四个构成要件后,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弥补自己所遭受的损害。同时,如果存在多个侵权人或者被侵权人也有一定过错等特殊情况,责任的分担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二、侵权订单责任人是谁
在公司侵权案件中,订单责任人的确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如果员工在执行工作任务过程中按照公司指示进行操作而导致侵权订单产生,一般情况下公司承担主要责任。因为员工的行为是职务行为,其行为后果应由公司承担。但如果员工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员工也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例如,员工明知某种行为构成侵权却依然为之,这种情况下员工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从管理层面看,负责订单审批、决策的相关人员可能成为责任人。如果他们在审批订单时没有尽到合理的审查义务,如未对可能涉及侵权的内容进行核查,导致侵权订单得以通过并执行,他们要对侵权行为负责。
另外,如果公司有明确的内部制度规定了各岗位在订单流程中的责任,那么违反制度导致侵权订单产生的岗位人员也会被认定为责任人。
三、侵权承担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侵权承担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停止侵害。当侵权行为正在发生时,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这种侵害行为,防止损害结果进一步扩大。
2. 排除妨碍。如果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正常行使权利造成妨碍,受害人可要求侵权人排除这种妨碍状态,使自己的权利能够正常行使。
3. 消除危险。当存在侵权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虽然还未实际发生损害,但有发生损害的可能性时,受害人可要求侵权人消除危险。
4. 返还财产。如果侵权人非法占有受害人的财产,应当返还该财产给受害人。
5. 恢复原状。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的财物损坏等情况时,侵权人有义务将财物恢复到未受损害时的状态。
6. 赔偿损失。这是最常见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侵权人要对受害人因侵权行为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包括财产损失、人身损害导致的经济损失等。
7. 赔礼道歉。侵权人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受害人表示歉意,主要适用于对受害人的人格权等造成侵害的情况。
8.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主要适用于对受害人名誉权、等人格权造成侵害的情况,侵权人需采取措施消除不良影响,恢复受害人的名誉。
以上是关于被侵权的四个构成要件和责任与承受要件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