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私自赠送共同财产给他人,另一方有权追回吗?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配偶瞒着你把房子、车子或存款送给亲戚朋友,甚至婚外第三者?这种“慷他人之慨”的行为,不仅伤害夫妻感情,更可能直接侵害另一方的财产权益。夫妻共同财产一方私自赠与的行为是否有效?受害方又该如何维权?
**私自赠与背后的法律风险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属于双方共有,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处分,若一方未经配偶同意,将大额财产赠与他人(例如转账给第三者或低价出售共有房产),这种行为本质上侵犯了配偶的财产共有权,丈夫偷偷将婚后购买的车辆赠予第三者,妻子发现后不仅有权要求返还车辆,还可主张赠与行为无效。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受赠方不知情或声称“出于善意”,也不能直接获得财产所有权,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重点审查赠与行为是否超出日常家事代理权、是否损害配偶合法权益,若被认定为无效,受赠方需全额返还财产或折价赔偿。
**遭遇私自赠与,如何高效维权?
1、及时固定证据:收集银行流水、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赠与协议等,证明财产属于夫妻共同所有且未经协商,若涉及房产或车辆,需调取产权登记信息。
2、协商优先,诉讼兜底:先与受赠方沟通要求返还财产;若协商无果,可起诉主张赠与行为无效,必要时申请财产保全。
3、追回财产与情感修复并重:建议同步进行婚姻咨询,避免因财产纠纷加剧感情破裂。
**法律依据一目了然
《民法典》第1062条:明确夫妻共同财产范围,强调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处理权。
《民法典》第154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1060条:日常家事代理权不适用于大额财产处分,需双方共同决定。
夫妻共同财产是婚姻关系的物质基础,任何一方都无权“独断专行”,若发现配偶私自处置财产,务必保持冷静,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需要提醒的是,情感问题与财产纠纷应分开处理,盲目报复或拖延诉讼可能错失最佳取证时机,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律师,制定个性化维权方案,让“被送走”的财产早日回家!
夫妻一方私自赠送共同财产给他人,另一方有权追回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