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情况可能让你负债清零
“网贷逾期3年了,平台都没动静,是不是不用还了?”“朋友说只要卸载APP就能赖账,真的假的?”最近不少人在后台咨询类似问题。借平台的钱到底能不能不还?今天从法律角度说透这件事。
一、这4种情况可能“不用还”
1、年利率超过36%的“高利贷”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四倍的部分(目前约为14.8%)不受法律保护。注意!超过36%的部分不仅无效,已支付的利息还能要求返还。
2、无放贷资质的“黑平台”
2023年广东某案例中,某网贷APP因未取得《金融许可证》被法院认定借贷关系无效。遇到这类平台,只需返还本金,利息、服务费均无需支付。
3、被冒名办理的“幽灵贷款”
去年浙江王女士发现名下多出20万网贷,经笔迹鉴定确认非本人操作后,法院判决其无需承担还款责任。关键要保留报警记录、鉴定报告等证据链。
4、暴力催收后的“债务豁免”
江苏刘先生因遭遇电话轰炸、PS裸照等催收手段,起诉后不仅免除利息,还获赔精神损失费。遇到催收威胁家人、泄露隐私等行为,记得全程录音录像。
二、律师建议
1、别抱侥幸心理
即便平台倒闭,债权可能被转让给第三方,今年3月某头部平台清退后,仍有2000余起债权诉讼立案。
2、保留关键证据
借款合同、还款记录、聊天截图至少保存5年,建议使用“公证云”等电子存证平台。
3、协商优先原则
遇到困难可主动联系平台申请延期或减免,2023年某消费金融公司年报显示,协商还款成功率高达68%。
相关法条
- 《民法典》第680条:禁止高利放贷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26条
- 《刑法》第175条之一:高利转贷罪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违法催收责任
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但遇到违法放贷要勇敢维权。 与其整天提心吊胆想着“赖账”,不如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所有“不用还”的情况都有严格法律界定,千万别被短视频平台的“反催收教程”带偏节奏,您有类似经历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维权经验。
这4种情况可能让你负债清零,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