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没签合同被拖欠工资怎么办?农民工维权必看!
“辛辛苦苦在工地干了几个月,老板突然跑路了,连合同都没签,工资还能要回来吗?”这是许多农民工兄弟的真实困境,没有劳动合同的“口头约定”是否受法律保护?遭遇欠薪时该怎样高效维权?今天从法律角度为您梳理一套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一、没签合同≠劳动关系不成立
许多农民工误以为“没签合同就拿老板没办法”,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即使没有书面合同,劳动者的权益依然受法律保护,工地的考勤记录、工友证言、工资转账记录、工作服或工具领取单等,均可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
重点提示:第一时间收集以下证据:
1、每日出勤的签字记录或手机打卡截图
2、工头或包工头发放工资的转账记录(哪怕是通过微信)
3、工友的姓名及联系方式(至少2-3人愿意作证)
4、工地现场穿着工作服的照片或视频
**二、四步走维权攻略
第一步:协商优先,留痕沟通
直接联系包工头或项目部负责人,明确要求结算工资。务必通过微信或录音留存沟通记录,“王老板,我在XX工地做钢筋工3个月了,您之前说今天发工资,什么时候能转账?”若对方推诿,可暗示已掌握证据:“家里等钱看病,实在不行我只能找劳动局帮忙了。”
第二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携带证据到工地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部门提交书面投诉(模板可现场领取),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六条,工程总承包单位对农民工工资支付负总责,即便分包方跑路,总包方也要先行垫付。
第三步:申请劳动仲裁
若投诉后仍未解决,10个工作日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无需缴纳费用,重点主张两项诉求:
1、确认事实劳动关系
2、支付拖欠工资及未签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最高可主张11个月)
第四步:法院强制执行
仲裁裁决生效后,若企业拒不履行,可持裁决书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023年新规明确,农民工欠薪案件优先立案、优先执行,法院可直接查封企业账户或拍卖工程设备。
**三、法律依据与政策支持
1、《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条: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建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建设单位应按月将人工费用拨付至专用账户。
3、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案件,法院可依职权采取保全措施,无需申请人提供担保。
**四、维权避坑指南
警惕“打欠条换撤诉”套路:部分包工头会写下欠条但拖延支付,务必要求注明“逾期按每日千分之三支付违约金”。
拒绝“签字领部分工资”陷阱:领款时若被要求签“工资已结清”,必须当场核对金额,否则可能丧失追偿权。
善用12333热线与国务院客户端:通过“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在线提交诉求,处理进度实时可查。
工地上没签合同绝不是欠薪的“免罪金牌”!农民工兄弟要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从保留证据到多途径维权,每一步都关乎血汗钱能否追回。法律不会让老实人吃亏,但也不会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如果您身边有工友正遭遇欠薪,请转发本文,多一个人知道,就少一个家庭流泪!
工地上没签合同被拖欠工资怎么办?农民工维权必看!,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