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拖欠工资,劳动者能拿到多少赔偿?
"辛辛苦苦干满30天,工资却迟迟不到账?"这是很多劳动者遭遇的真实困境,根据人社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劳动监察机构受理的拖欠工资案件同比增加17.3%,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不仅要补发,还必须承担法定赔偿责任,这已成为劳动维权的重要突破口。
▶▶ 赔偿方案全解析 ◀◀
当遭遇欠薪时,劳动者可主张的赔偿包括三个层次:
1️⃣基础赔偿:用人单位需在约定支付日后30日内补发全额工资,并按日加付0.05%滞纳金(相当于年利率18.25%)。
2️⃣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每工作满1年可获得1个月工资的补偿(最高12个月)。
3️⃣惩罚性赔偿:经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后仍不执行的,需按应付金额的50%-100%加付赔偿金。
举个真实案例:深圳某科技公司拖欠程序员王某6个月工资共计9.6万元,经仲裁裁决,公司不仅要补发工资,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4.8万元(5年工龄)及加付赔偿金7.2万元,总赔付金额达21.6万元。
🔍 法律武器库:
- 《劳动合同法》第38条:劳动者可单方解除合同
- 第46条: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
- 第85条:加付赔偿金适用情形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条:维权时效流程
★ 维权四步走:
1、保存工资条、考勤记录等20项证据
2、向用工所在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5个工作日内立案)
3、申请劳动仲裁(60日内出裁决)
4、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7日内处理)
【特别提醒】2024年起,全国推行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建筑、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必须预存工资保证金,劳动者可通过"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微信小程序在线提交证据材料,维权时效缩短至15个工作日。
▶▶ 小编有话说 ◀◀
工资是劳动者的生存底线,更是受宪法保护的基本权利。企业每拖欠1万元工资,最终可能面临2.3万元的赔偿支出,这个违法成本公式每个用人单位都该算清楚,劳动者要记住:维权时别忘主张这三笔钱——本金、补偿金、赔偿金,它们共同构成法律赋予你的"维权金三角",遇到欠薪别沉默,及时拨打12333热线,你的每一次合法维权都在推动劳动法治的进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