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还不上,难道只能躺平等催收吗?
“工资刚到手就还了网贷,剩下的钱连饭都吃不起”“以贷养贷越滚越多,现在根本还不上了”…… 这些焦虑的留言背后,是无数深陷网贷困境的普通人,当收入断流、债务暴雷,很多人被催收电话逼到失眠、抑郁,甚至产生极端念头。但逃避绝不是出路,法律早已为负债人筑起“保护墙”。
一、认清现实:网贷逾期的“三重暴击”
网贷逾期绝非简单的“欠钱不还”,利息滚雪球、征信黑名单、暴力催收像三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部分违规网贷年利率超过36%,借1万还3万的情况屡见不鲜;更有人因“通讯录被爆”丢了工作,陷入恶性循环。《民法典》第680条明确规定:“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高利贷部分根本不受法律保护。
**二、破局关键:三步自救指南
1、停止以贷养贷,切断债务链条
“拆东墙补西墙”只会让债务翻倍增长。 立刻梳理所有借款合同,区分正规平台(年利率≤24%)与违规网贷,优先偿还受法律保护的债务。
2、主动协商,争取“缓冲期”
《商业银行信用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规定: 持卡人因失业、重病等特殊原因无力偿还,可与银行协商个性化分期(最长5年),尽管网贷机构无此强制义务,但通过信访投诉、法律咨询等途径,仍可能争取减免利息或延期还款。
3、善用法律武器,反制暴力催收
若遭遇电话轰炸、恐吓威胁甚至上门闹事,立刻保存录音、短信等证据,向银保监会(12378)或公安机关报案,根据《刑法》第293条,恐吓、辱骂等软暴力催收可构成寻衅滋事罪,最高判刑5年。
**三、法律后盾:这些条款你必须知道
《民法典》第678条:借款人可申请延期还款,合理诉求受法律支持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6条:催收不得骚扰无关人员,每天催收电话不得超过3次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年利率超15.4%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暂时没钱还网贷”不等于“一辈子失信”,与其被焦虑吞噬,不如冷静制定还款计划。
1、优先保障基本生活,吃穿住行比还贷更重要;
2、拒绝“面子工程”,向家人坦白或许能获得支持;
3、提升赚钱能力,副业、技能培训都是破局方向。
债务如山倒,但法律和人性化政策始终为诚实而不幸的负债人留着一扇窗。停止内耗、主动破局,才是走出泥潭的最优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