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逾期金额怎么计算?律师教你3步搞定!
“客户欠款一直拖着不还,到底该算多少逾期金额?”这是许多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难题,作为企业主或财务人员,如果不懂如何合法计算逾期账款,不仅可能损失真金白银,还可能因计算方式错误导致维权失败。今天我用律师视角,手把手教你3种关键计算方法,看完就能直接实操!
一、搞懂这3个核心要素,计算不再出错
1. 逾期本金确认:白纸黑字最关键
以合同约定的到期付款日为起算点,比如约定"货到30日内付款",超期次日即开始计算逾期,特别提醒:若遇到对方主张"已支付部分款项",需提供银行流水或收据佐证,否则仍按全额计算。
2. 违约金计算:别踩法律红线
根据《民法典》585条,违约金可约定为:
日息计算:常见0.05%-0.1%/日,例如100万账款逾期30天,按0.05%计算:100万×0.05%×30=1.5万
LPR倍数:参照央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当前1年期LPR为3.45%),最高可主张4倍
重要提醒:违约金总和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否则法院可能调整。
3. 其他费用追偿:这些钱也能要回来
- 催收产生的快递费、律师函费用(需保留发票)
- 若起诉,可追加诉讼费、财产保全费
典型案例:上海某贸易公司通过留存催收录音和EMS底单,成功追回2.8万元额外费用。
二、律师建议:做好这3件事才能稳赢
1、立即行动:逾期超90天收回概率下降60%,建议发送《律师催告函》固定证据
2、合同条款审核:确保约定"逾期利息从到期日次日起算"、"实现债权费用由违约方承担"
3、证据链打造:整理送货单、对账单、催款记录,建议使用企业微信等可追溯的沟通工具
相关法条速查
1、《民法典》第584条:违约赔偿=实际损失+可得利益损失
2、《民事诉讼法》第118条:胜诉方可要求败诉方承担合理诉讼费用
3、最高法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8条:逾期付款损失=同期LPR+30%~50%
计算应收账款逾期金额绝不是简单的数学题,本质是法律证据与计算逻辑的双重博弈,记住3个要点:①合同约定>法定标准 ②每日留痕催收记录 ③逾期90天内启动法律程序,遇到复杂情况时,建议立即咨询专业律师——早1小时行动,可能多挽回10万元损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