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拖欠工资有劳动合同怎么办?律师教你依法维权
“明明签了劳动合同,公司却一直拖欠工资,我该怎么办?”这是许多劳动者在职场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劳动合同本应是维护权益的“护身符”,但现实中,不少企业仍以各种理由拖延甚至拒付工资。如果你手握劳动合同却遭遇欠薪,这份合同就是你维权的“法律武器”,本文从律师视角,教你如何一步步拿回血汗钱。
**一、有劳动合同的三大核心优势
1、明确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直接证明你与公司的雇佣关系,无需再为“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扯皮。
2、锁定工资标准:合同中约定的工资数额、发放时间,是追讨欠薪的直接依据。
3、降低举证难度:相比口头协议或无合同情况,劳动合同能大幅减少维权时的证据搜集成本。
**二、四步走,依法追讨拖欠工资
第一步:固定证据,做好“法律底牌”
保存劳动合同原件:若公司未提供,可向劳动部门投诉要求补发。
收集工资流水、考勤记录:证明实际工作时间和应发工资金额。
留存沟通记录:微信、邮件等要求公司支付工资的对话,证明你已主动主张权利。
第二步:先协商,再行动
书面发函催告:明确要求公司在XX日内支付欠薪,并保留送达证据(如EMS回执)。
注意谈判技巧:可提出分期支付方案,但需公司书面承诺具体还款时间,避免口头承诺“打水漂”。
第三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时效快、成本低:提交劳动合同、欠薪证据后,劳动部门会责令公司限期支付。
“组合拳”效果:若公司拒不执行,可能面临罚款甚至被列入失信黑名单。
第四步:申请劳动仲裁(核心步骤)
仲裁请求怎么写:除了追讨工资,可同时主张经济补偿金(公司拖欠工资属“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主动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
胜诉后怎么办:若公司仍不履行,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查封公司账户、财产。
**律师建议:避开这三个“坑”
1、别盲目辞职:若以“公司拖欠工资”为由主动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书面通知并保留证据,否则可能影响经济补偿金主张。
2、别超过仲裁时效: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1年,从欠薪行为发生之日起算。
3、别忽视“隐形欠薪”:克扣绩效奖金、加班费也属欠薪范畴,可一并主张。
**相关法条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30条: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合同法》第38条: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85条:逾期不支付工资的,按应付金额50%-100%加付赔偿金。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条:发生争议可先调解,调解不成可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仲裁时效期间为1年。
有劳动合同的欠薪问题,本质是“有凭据的维权战争”,从证据保存到仲裁出击,每一步都需稳扎稳打,切记:法律不会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越早行动,越能掌握主动权,如果公司态度强硬或欠薪金额较大,建议委托专业律师介入,用法律手段让“老赖企业”付出代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