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金融债务> 正文内容

收到阳光保险委托方短信说贷款延期,是骗子吗?律师教你3招识破骗局

合飞律师5个月前 (02-19)金融债务146

最近有不少朋友反映,自己突然收到自称“阳光保险委托方”的短信,声称“您的贷款已延期,需立即处理”,甚至附带链接或要求转账。这种短信到底是真是假?遇到这类情况该如何应对?作为律师,我结合法律知识和实际案例,帮你理清真相。

收到阳光保险委托方短信说贷款延期,是骗子吗?律师教你3招识破骗局

**一、贷款延期短信的常见骗局套路

1、冒充正规机构

骗子常伪装成保险公司、银行或知名平台的“委托方”,利用阳光保险的品牌可信度降低受害者警惕。注意:正规机构不会通过短信直接要求转账或点击链接处理贷款问题。

2、制造紧迫感

短信中常出现“逾期影响征信”“今日不处理将起诉”等话术,利用恐慌心理诱导用户匆忙操作。贷款延期需通过合同约定或法院裁决,绝不会仅凭一条短信生效。

3、要求转账或点击链接

诈骗短信常附带“还款通道”链接,或要求向“对公账户”转账。所有要求私下转账、提供验证码的行为都是诈骗!

二、如何验证短信真实性?律师教你3招

1、主动核实身份

不要直接回复短信或点击链接!立即拨打阳光保险官方客服(如95510)或贷款合同中的联系电话,确认是否存在委托第三方处理贷款的情况。

2、查看官方渠道

登录贷款平台官网、APP或银行柜台查询贷款状态,正规机构的所有操作均需通过官方系统留痕,不会仅凭短信通知。

3、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若短信中提及你的姓名、身份证号或贷款金额,说明你的隐私可能已泄露。建议修改账户密码,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备案。

**律师建议参考

第一步:保留证据

截图短信内容(含发送号码)、通话记录,必要时公证保存,作为后续维权依据。

第二步:报警处理

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金额巨大或情节严重者刑期更长。

第三步:向监管部门举报

通过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举报平台投诉短信内容,或向银保监会反馈情况。

**相关法律条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25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获取、出售或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9条

“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遇到“贷款延期”短信,牢记“三不原则”:不轻信、不转账、不点链接!诈骗分子利用信息不对称制造陷阱,但只要我们保持冷静、主动核实,就能有效规避风险。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从谨慎对待每一条陌生短信开始。若已遭受损失,务必第一时间报警并寻求法律帮助,切勿因羞愧而放弃维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260417.html

收到阳光保险委托方短信说贷款延期,是骗子吗?律师教你3招识破骗局的相关文章

逾期案件处理中心是真是假?律师教你三招识破骗局

案件处理中心假?律师教你招识破骗局

最近不少负债者收到自称"逾案件处理中心"的短信,声称能"减免60%债务"或"消除征污点",这种机构究竟雪中送炭的救星,还精心设计的骗局?作为处理过200+金融纠纷案件的律师,今天带看透其中门道。 第一:查清资质辨真伪 真正的金融机构外包催公司,必须持有《金融外包服务许可证》并在央行...

阳光保险委托方发的贷款期短信是真的

当您收到阳光保险委托方发来的贷款期短信时,首先需要确认短信内容的真实性,通常情况下,保险公司或其委托方贷款时会通过短信、电话或邮件等式通知借人,告知其逾情况及可能产生的后果,不法分也可能会利用这一情况发送虚假短信,以取借人的个人息或进行其他欺诈行为,收到此类短信后,您应该采取以...

帮忙处理用卡债务雪中送炭,还是骗局陷阱?律师教你招识破套路

近年来,随着用卡债务问题日益普遍,网络上涌现大量声称"快速减免债务""停息挂账"的广告,这些机构打着"法援助""债务重组"的旗号,以高额服务费为诱饵,实则暗藏诈,作为执业十余年的金融纠纷律师,我经手过数十起类似案件,今天从法视角揭开这类骗局的真相。骗局的四大典型套路...

收到宜信的短信说要起诉,是骗局吗?宜信起诉短信是骗局?

收到短信说要起诉,是骗局吗?宜起诉短信是骗局

收到短信说要起诉,不一定是骗局。如果确实存在逾未还的情况,那么宜可能会采取法手段来追讨欠,在收到起诉短信后,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核实短信真实性:可以通过宜网站、客服电话等渠道核实短信的真实性,确认否真的有起诉事宜。2、查看合同约定:仔细查看与宜签订的借合同,了解...

接到‘逾期处理’电话别慌!律师教你识破骗局陷阱

‘逾处理’电话别慌!律师教你识破骗局陷阱

"您好,您名下用卡有逾需立即处理,否则将影响征并承担法责任……"这类电话您否也接过?当"逾处理"成为骗子的开场白,普通人该如何持清醒? 近多地警通报新型电案件:不法分伪装成银行、网平台客服,通过精准报出用户个人息获取任,以"处理逾"为由诱导转账或点击钓鱼链接...

接到帮忙处理逾期的电话,是救星还是陷阱?律师教你三招识破套路

帮忙处理逾的电话,救星还陷阱?律师教你招识破套路

原创文章内容: "您好,我XX法务中心的,检测您有网/用卡逾记录,现在可以帮您申请减免利息……"最近两年,这类"帮忙处理逾"的电话几乎成了全民困扰。当电话那头的人准确报出的姓名、借平台甚至身份证号时,有多少人还能持清醒?作为处理过上百起金融纠纷案件的律师,我必须揭开这背后的黑色产...

债务逾处理救命稻草,还隐形陷阱?专业人士教你识破骗局

在负债压力日益普遍的今天,"债务逾处理"成了许多人的关注焦点,这一领域却暗藏大量骗局,甚至让原本脆弱的负债者雪上加霜,本文将从真实案例出发,揭露常见套路,并提供专业法建议,助避开风。 债务逾处理骗局的三大核心套路 "零风协商还"的虚假承诺 一些机构声称能"100%...

处理法务真假难辨?律师教你招识破陷阱!

▶ 原创文章内容: 在网用卡逾高发的当下,不少自称"专业法务"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机构打着"停息挂账""债务重组"的旗号,取高额服务费却无法兑现承诺。如何辨别真假法务机构,已成为债务人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 核心区别一:服务资质天差地别 正规法务团队必须持有《法职业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