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了,却掉进‘解决方案’的诈骗陷阱?我该怎么办?
我接到不少咨询,都是同一个主题:“律师,我网贷逾期了,压力大得喘不过气,结果在网上看到‘专业协商’‘停息挂账’‘债务重组’的广告,交了几千块服务费,结果人消失了,钱也没退,我是不是被骗了?”
听到这样的问题,我心里既心疼又愤怒。网贷逾期本身已经够让人焦虑了,结果还要被所谓的‘解决方案’二次收割,这简直是雪上加霜。
先说一个残酷的现实:现在市面上,打着“网贷逾期解决方案”旗号的骗局,多得吓人。他们往往包装得特别专业——有官网、有客服、有“成功案例”,甚至还能给你发个“债务处理协议”模板,可一旦你交了钱,对方立刻失联,或者用各种理由拖延,最后干脆拉黑你。
那这些人是怎么骗人的?我总结了几种常见套路:
“包成功”承诺诱骗缴费
他们会说:“只要交3000元服务费,我们帮你和平台协商,本金减半,利息全免。”听起来很诱人对吧?但正规的债务协商从不承诺结果,更不会提前收费。伪造“官方合作”身份
有些骗子会谎称自己是“银保监会指定机构”“某某银行合作单位”,甚至伪造红头文件。银保监会从不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处理个人债务。诱导你停止还款,制造更大债务
他们会说:“别再还了,越还越陷得深,交钱给我们,我们来搞定。”结果你真停了,逾期记录恶化,罚息暴涨,最后两头落空。层层收费,没完没了
先收“咨询费”,再收“材料费”“协调费”“加急费”……钱越交越多,事却一点没办。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立即停止支付任何费用。如果已经交了钱,马上保留所有证据: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合同截图、对方账号信息等。
第一时间报警。这不是普通的消费纠纷,而是涉嫌诈骗,根据《刑法》第266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哪怕对方在境外,警方也能通过网络追踪立案调查。
建议你向国家反诈中心APP举报,或者拨打110、96110反诈专线,这些平台会记录案件信息,有助于后续追查和预警他人。
最关键的是:别再病急乱投医。真正的债务解决方案,从来不是靠“花钱买通”,而是靠合法途径协商。
- 主动联系贷款平台,说明困难,申请延期或分期;
- 向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 必要时寻求正规法律援助,通过诉讼协商还款计划。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面临网贷逾期,请务必走正规渠道解决问题。可以拨打银保监会消费者投诉热线12378,或联系当地司法局的法律援助中心(12348)。不要轻信网络广告中的“快速解决”“内部渠道”,越是听起来太美好的承诺,越可能是陷阱。合法的债务处理,从不提前收费,也不承诺结果。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明确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达到一定数额标准的,应依法从严惩处。
小编总结:
网贷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绝望中误入骗局。那些所谓的“解决方案”,往往正是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真正的帮助,从来不会主动找你收钱;而真正想帮你的人,也不会让你“先交费再办事”。面对债务,保持清醒,走合法路径,才是唯一的出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法律永远站在你这一边。
网贷逾期了,却掉进‘解决方案’的诈骗陷阱?我该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