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程序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审计”这个词,但对于审计程序却不是很了解,审计程序到底有哪些呢?
问题解答:
审计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所实施的一系列程序,旨在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意见的发表,审计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2、控制测试程序:注册会计师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控制测试程序,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3、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实施实质性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4、分析程序: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关系,评价财务信息的合理性。
5、其他程序:注册会计师还可能实施其他程序,如函证、监盘、检查等,以获取审计证据。
建议参考:
在进行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注册会计师还需要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审计程序,并确保审计程序的实施能够有效地获取审计证据。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时,必须按照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出具报告,应当按照执业准则、规则的规定 PROJECT 范围、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并出具书面报告。
小编总结:
审计程序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所实施的一系列程序,旨在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意见的发表,审计程序通常包括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程序、实质性程序、分析程序和其他程序等,在进行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并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审计程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