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形成权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合飞小编2个月前 (02-16)普法百科7

形成权是指权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形成权的行使可以直接导致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形成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形成权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1、追认权:指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其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的事后承认,该行为的效力溯及于行为开始时生效的权利。

2、撤销权:指撤销权人享有的对意思表示予以撤销的权利,撤销权的行使须在一定的除斥期间内进行,否则撤销权消灭。

3、选择权:指享有选择权的当事人有权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中选择其一而为之的权利。

4、解除权:指合同当事人一方可以以自己的意思表示使合同的权利义务归于消灭的权利。

建议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形成权是民法中的重要概念,《民法典》对形成权的行使、效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2、相关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对形成权的具体适用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条: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第一百四十条: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第一百四十一条: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

第一百四十二条: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不能完全拘泥于所使用的词句,而应当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行为人的真实意思。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第一百六十四条: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职责,造成被代理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代理人和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一百六十五条:委托代理授权采用书面形式的,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限,并由被代理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一百六十六条:数人为同一代理事项的代理人的,应当共同行使代理权,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一百六十七条: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事项违法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或者被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未作反对表示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一百六十八条: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

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同时代理的其他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的双方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

第一百六十九条:代理人需要转委托第三人代理的,应当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或者追认。

转委托代理经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被代理人可以就代理事务直接指示转委托的第三人,代理人仅就第三人的选任以及对第三人的指示承担责任。

转委托代理未经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代理人应当对转委托的第三人的行为承担责任;在紧急情况下代理人为了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转委托第三人代理的除外。

第一百七十条:执行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工作任务的人员,就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以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

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对执行其工作任务的人员职权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第一百七十一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

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第一百七十二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小编总结:形成权是民法中的重要概念,它赋予了权利人以自己的意思表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形成权的行使可以直接导致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在实际生活中,形成权的行使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原则,否则可能会导致无效或被撤销的后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241681.html

形成权的范围究竟有多大?的相关文章

担保物权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担保物权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担保物是指为确保债务履行而设立,包括抵押、质和留置,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财产,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价款优先受偿,质是指为了担保债务履行,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利移交债人占,当债务人不...

物权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权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是指利人依法对特定物享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和担保物。建议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编物相关内容。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七条规定:国家、集体、私人和其他利人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小编总结: 物是民...

知识产权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知识产权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知识产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果所依法享有的有权利,通常包括著作、专利、商标等,知识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著作: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创作、改编、翻译等。2、专利: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独占实施。3、商标:用于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标志。4、商业秘密:包括生产工艺、经营...

物权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权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是指利人依法对特定物享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和担保物,所有权是最完整、最充分,它包含了对物全面支配和处分;用益物是指对他人所有的物,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占、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担保物是指为确保债务履行而设立,包括抵押、质和留置。建议参考: 在了...

不动产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不动产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不动产是指依照其物理性质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将严重损害其经济价值的有体物,包括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着物,不动产包括以下几类:1、土地:是不动产最基本组部分,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荒地、滩涂等。2、房屋:是人们居住和工作场所,也是不动产重要组部分。3、林木:包括树木、竹林等,是自然资源...

书证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书证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案等式所记载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证据,它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公文书证: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制作公文、文书等。2、私文书证:由个人制作文书,如书信、日记、笔记等。3、鉴定意见:由具专门知识人对案件中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出书面意见。4...

有名合同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名合同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名合同,又称典型合同,是指法律上已经确定了一定名称及规则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的有名合同主要包括: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保证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保理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

行政许可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行政许可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行为,行政许可的范围究竟有多大呢?行政许可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普通许可:是指行政机关对符合法定条件申请人直接发放许可证,无数量限制。2、特许:是指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者执照等式,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