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发工资包括哪些?
应发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该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基本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所应得的报酬,它是计算劳动者其他工资收入的基础,奖金是指劳动者在完成工作任务后,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给予的额外报酬,津贴是指劳动者在特殊工作环境或条件下工作所应得的报酬,如高温津贴、夜班津贴等,补贴是指用人单位为了弥补劳动者因工作原因造成的损失或增加的费用而给予的报酬,如交通补贴、住房补贴等,加班加点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工作所应得的报酬,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指劳动者在病假、婚假、产假、丧假等特殊情况下应得的工资。
建议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3、《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本规定所称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本规定所称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小编总结:
应发工资是劳动者在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该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以及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规定,如果遇到用人单位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通过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