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助企业所得税怎么报?
企业收到政府补助,需要区分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分别进行不同的所得税处理。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或冲减相关成本;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建议参考:企业在进行政府补助的所得税填报时,应当根据政府补助的性质和用途,正确区分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和纳税申报,企业应当注意政府补助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纳税申报和会计处理。
相关法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小编总结:政府补助是企业获得的一种经济利益,但并不是所有的政府补助都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在收到政府补助时,需要根据政府补助的性质和用途,正确区分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和纳税申报,企业应当注意政府补助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纳税申报和会计处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