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怎么鉴定?工伤鉴定指南
当员工在工作中遭遇意外伤害或患上职业病时,他们有权利申请工伤认定,但在申请工伤认定之前,需要先进行工伤鉴定,工伤怎么鉴定呢?
问题解答:
1、申请时间: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1 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申请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等。
3、鉴定机构: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内的劳动能力初次鉴定、复查鉴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对初次鉴定或者复查鉴定结论不服的再次鉴定。
4、鉴定标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5、鉴定程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3 名或者 5 名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建议参考:
1、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和鉴定都有时间限制,员工或其家属应在规定时间内及时申请,以免影响权益。
2、准备充分:申请工伤认定和鉴定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员工或其家属应提前准备好,确保材料齐全。
3、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对工伤认定和鉴定的程序和标准不了解,可以寻求专业律师或劳动保障部门的帮助。
4、注意保留证据:在工作中遭遇意外伤害或患上职业病时,员工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医疗记录、事故现场照片等,以便在申请工伤认定和鉴定时使用。
相关法条: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 60 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 15 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小编总结:
工伤鉴定是保障员工权益的重要环节,员工或其家属应了解相关流程和标准,及时申请鉴定,并注意保留证据,用人单位也应依法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确保员工在遭遇工伤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和赔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