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诈骗合同诈骗诈骗罪的区别
一、贷款诈骗合同诈骗诈骗罪的区别
贷款诈骗、合同诈骗和诈骗罪存在以下区别:
- 侵犯客体: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是单一客体。主要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同时扰乱市场秩序。侵犯的是金融机构的财产所有权和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 行为手段:诈骗罪的手段较为宽泛,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均可。合同诈骗罪通过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实施。贷款诈骗罪是通过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经济合同等方式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
- 主体: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主体仅限自然人。合同诈骗罪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 诈骗对象:诈骗罪的对象为公私财物。合同诈骗罪的对象是因合同而产生的财物。贷款诈骗罪的对象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在司法实践中,需结合具体案情,准确判断适用罪名,以保证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二、合同诈骗罪和的区别
合同诈骗罪和保险诈骗罪存在多方面区别:
1. 犯罪客体: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扰乱市场秩序,又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保险诈骗罪侵犯的是国家保险制度和保险人财产所有权。
2. 犯罪客观方面:合同诈骗罪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保险诈骗罪则是通过虚构保险标的、编造虚假保险事故等特定手段,骗取保险金。
3. 犯罪主体:合同诈骗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保险诈骗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单位也可构成该罪,但范围相对较窄。
4. 法律适用:两者虽都属诈骗犯罪,但依据不同法条定罪量刑。合同诈骗罪依据《》关于合同诈骗的规定;保险诈骗罪适用《刑法》有关保险诈骗的条款。
司法实践中,应准确区分两罪,根据具体案件事实、要件等综合判断,以确保准确适用法律,实现罪责相适应。
三、普通诈骗和合同诈骗有什么区别
普通诈骗和合同诈骗存在多方面区别:
1. 定义与法条依据:普通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依据《刑法》中诈骗罪的相关规定。合同诈骗则是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犯罪行为,依据《刑法》中合同诈骗罪的条款。
2. 行为方式:普通诈骗手段更为宽泛,不局限于特定形式,可能是口头欺骗、网络虚假信息等。合同诈骗需借助合同形式实施诈骗,合同是关键要素,诈骗行为围绕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展开。
3. 侵犯客体:普通诈骗主要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合同诈骗不仅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还扰乱市场交易秩序和国家对合同的管理制度。
4. 犯罪主体:普通诈骗主体一般为自然人。合同诈骗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5. 立案标准:普通诈骗各地立案标准有所不同,但通常数额达到三千元以上即可立案追诉。合同诈骗的立案标准一般是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单位实施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
以上是关于贷款诈骗合同诈骗诈骗罪的区别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法行时刻https://www.lawjida.cn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