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该不该要?怎么和老板开口才不吃亏?
说实话,干了活拿不到钱,这事儿搁谁身上都憋屈,尤其是当你辛辛苦苦加班加点,月底一问工资,老板要么说“再等等”,要么打太极推来推去,心里那股火就蹭蹭往上冒,可问题是——该怎么和老板要工资?直接撕破脸怕丢了饭碗,忍气吞声又觉得窝囊,今天咱们不绕弯子,作为一个打了十几年劳动官司的老律师,我掏心窝子跟你聊聊:怎么在不得罪人的情况下,把属于你的钱一分不少地拿回来。
咱得明白一个基本道理:工资不是老板的恩赐,是你用时间和汗水换来的对价。你上班打卡、完成任务、接受管理,本质上就是履行劳动合同义务,而老板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是法律强制规定的责任,你要工资,不是“讨”,而是“拿回本该属于你的东西”,心态摆正了,说话才有底气。
那具体怎么做呢?我给你支几招,层层递进,既体面又有效:
第一步:选择合适时机,温和沟通。
别一上来就在群里公开质问:“老板,我的工资什么时候发?”这样容易激化矛盾,最好是私下找老板聊,比如午休时、下班前,语气平和地说:“张总,最近房租/孩子学费有点紧,想问问上个月工资大概什么时候能到账?我这边好安排一下。” 你看,这不是质问,而是“提醒+表达需求”,给老板留了台阶,也表明你不是无理取闹。
第二步:保留证据,有备无患。
聊天记录、考勤表、工作成果、邮件往来,全都保存好,特别是微信沟通工资的事儿,千万别删!哪怕老板说“下个月一定发”,你也得截图留底,这些将来都是维权的关键证据。
第三步:书面催告,正式施压。
如果口头沟通没用,拖了一个月又一个月,那就得升级了,写一封《催告工资通知书》,通过微信、邮箱或邮寄方式发给老板,内容要简洁明确:你是谁、哪几个月工资未发、金额多少、要求何时支付,并注明“如逾期未付,将依法维权”,这一招看似温和,实则法律效力强,很多老板看到“依法维权”四个字,心里就发虚了。
第四步:走法律程序,硬刚到底。
要是前面三步都没用,别犹豫,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免费,时效一年,从你知道权益被侵害那天算起,带上劳动合同(没有也没关系)、工资流水、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材料,去当地劳动仲裁委提交申请,90%的情况,你都能赢。
以案说法:小李的工资追讨战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在一家初创公司做设计,干了8个月,只拿到3个月工资,老板天天画大饼:“公司快融资了,到时候翻倍补你。”结果融资没来,工资也没影,小李不敢吭声,怕被开除,后来实在撑不住,来找我咨询。
我们先发了书面催告函,老板依旧不理,于是申请仲裁,关键证据是我们整理的微信聊天记录——老板亲口承认“工资暂时困难”,还有小李每月提交的设计稿和打卡记录,仲裁庭只用了20天就裁决公司全额支付拖欠工资加经济补偿,共计4.8万元,最讽刺的是,裁决书下来第二天,老板居然打电话说“能不能分期还”?早干嘛去了?
这个案子说明什么?沉默换不来尊重,行动才能换来结果。
法条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如未支付,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六条)。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律师总结:
要工资,不是低头求人,而是依法维权。最好的谈判姿态,是带着证据的平静。你可以讲情分,但必须守底线;你可以给机会,但不能无限退让,每一次合理合法的争取,不仅是在拿回自己的血汗钱,更是在维护职场最基本的公平与尊严。
别怕开口,你越沉默,老板越心安理得。
该要的时候,就要得理直气壮。因为你的劳动,值得被认真对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