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真的会爆你通讯录吗?别慌,先搞清真相!
“律师,我网贷逾期了,平台天天发短信说要‘爆通讯录’,吓死人了,这事儿到底是不是真的?我家人朋友会不会都知道我欠钱?”说实话,每次听到这种问题,我心里都五味杂陈,一方面理解大家的焦虑,另一方面也心疼那些被催收手段压得喘不过气的人。
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清楚:网贷逾期,到底怕不怕“爆通讯录”?这个威胁是真是假?法律上怎么说?我们又该怎么应对?
先说结论:“爆通讯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别被那些催收话术吓住,你以为他们一通电话打给你爸妈、同事、领导,你就颜面扫地、走投无路了?很多平台根本不敢这么做,做了就是违法,轻则被投诉下架,重则面临刑事责任。
但现实是,确实有不少非法网贷平台或第三方催收公司,打着“提醒还款”的幌子,干着骚扰、恐吓、泄露隐私的勾当,他们会从你注册时授权的通讯录权限里抓取联系人,然后轮番轰炸你的亲友:“你朋友某某某欠钱不还,赶紧让他还钱!”甚至编造谎言,说你“诈骗”“跑路”,搞得鸡飞狗跳。
可问题是——你当初授权通讯录,是为了借款审核,不是让他们拿去群发“通缉令”!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民法典》,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更不能非法买卖、提供或公开他人信息,你逾期了,平台可以合法催收,比如打电话给你本人、发短信提醒、走司法程序……但一旦越过边界,骚扰你家人、泄露你通讯录,那就是赤裸裸的侵权!
更讽刺的是,很多所谓的“爆通讯录”其实只是虚张声势,他们知道这是红线,真做了容易被告到破产,所以更多时候,是用“再不还钱就通知你全部联系人”这类话术制造心理压力,逼你还款,说白了,就是精神PUA。
那怎么办?难道只能忍气吞声?
当然不是!
第一,稳住心态。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恐惧支配,欠债确实要还,但你的人格尊严、隐私权利同样受法律保护。
第二,保留证据。只要对方有任何骚扰你亲友、冒充你身份、辱骂威胁的行为,立刻录音、截图、保存短信和通话记录,这些将来都是维权的关键证据。
第三,明确告知停止侵权。可以直接回复催收方:“请停止向我的亲友催收,我本人愿意沟通还款事宜,但你们的行为已涉嫌侵犯隐私,请立即停止。”语气不必卑微,这是你的权利。
第四,果断投诉。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安机关或12368法院热线举报,如果是正规持牌机构,监管部门会介入处理;如果是高利贷、套路贷,那就更要报警了!
📚 以案说法:小李的经历告诉你,别让催收牵着鼻子走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因为创业失败,三张网贷陆续逾期,某平台外包的催收公司不仅天天凌晨打电话给他,还把他微信好友、大学室友、前女友全加了一遍,说他“欠钱跑路,人品败坏”,最离谱的是,居然给他妈妈发语音:“你儿子在外面借了几百万,马上要坐牢了。”
小李一度崩溃,差点轻生,后来他找到我,我们迅速收集了所有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并向当地网信办和公安机关报案,这家催收公司被认定为“非法获取并传播公民个人信息”,负责人被行政拘留,平台也被责令整改并赔偿小李精神损失费5000元。
你看,法律从来不是摆设,关键是你敢不敢用它保护自己。
⚖️ 法条链接(划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第十三条、第六十六条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处理他人个人信息;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最高可处营业额5%罚款,直接责任人可被追究刑事责任。《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
催收人员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不得向债务人以外的其他人员透露债务人负债、逾期等个人信息。
✍️ 律师总结:
朋友们,网贷逾期不是原罪,但面对催收,千万别被“爆通讯录”这几个字击溃心理防线,你要记住:
✅ 你欠的是钱,不是尊严;
✅ 你可以协商还款,但绝不接受人格侮辱;
✅ 真正合法的催收,只会找你本人,不会搞“株连式”攻击;
✅ 一旦越界,别犹豫,收集证据,投诉+起诉,一步到位!
这个世界有时候很冷,但法律始终是普通人最硬的底气,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恐惧中沉默。你有权体面地面对困境,也有权强硬地捍卫底线。
别让一时的经济困难,变成一辈子的心理阴影,挺住,办法总比困难多,我是律师,也在陪你一起扛。
网贷逾期,真的会爆你通讯录吗?别慌,先搞清真相!,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