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贷逾期了,名下有车就一定会被起诉吗?真相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某天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您的网商贷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心里“咯噔”一下,紧接着脑海里冒出一连串问题——我会不会被起诉?我名下有辆车,会不会直接被拖走?征信是不是全毁了?尤其当你知道身边有人因为网贷被法院强制执行、车子被查封的时候,这种不安感更是像潮水一样涌上来。
今天咱们不绕弯子,就来聊点实在的:网商贷逾期,名下有车,到底会不会被起诉?车子会不会被拿走?
首先得明确一点:有没有车,并不是决定是否被起诉的关键因素。起诉与否,核心看的是你欠款的金额、逾期时间、催收效果以及平台的风险评估策略。
网商贷是蚂蚁集团旗下的一种信用贷款产品,本质上属于互联网金融借贷,它不像传统银行那样需要抵押物,而是基于你的芝麻信用、经营流水、消费行为等数据进行授信,也就是说,它本身就是无抵押贷款,你名下有没有车、有没有房,在放款时并不是硬性条件。
但问题来了——既然没抵押,为什么你还担心车会被拿走?
关键在于:虽然贷款本身无抵押,但如果你长期不还,平台走法律程序胜诉后,完全可以通过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查封、拍卖你名下的财产,包括车辆。
这里要划重点了:
- 短期逾期(比如1-3个月):通常不会走到起诉那一步,平台会先通过短信、电话、甚至外包催收来施压,目的是让你尽快还款。
- 长期逾期(超过6个月)、金额较大(比如5万以上):这时候平台很可能将你列入高风险名单,委托律师事务所或法务团队提起诉讼。
- 一旦胜诉,法院判决你偿还本息,而你仍拒不履行,对方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这时,你的银行账户、微信支付宝、房产、车辆……只要是登记在你名下的可执行财产,都可能被查控。
所以你看,车子本身不会因为你欠钱就自动被拖走,但它确实可能成为被执行的对象之一。真正触发“被起诉+财产被执行”的,不是你有没有车,而是你有没有还钱的意愿和能力。
还有一个现实情况很多人忽略:现在法院案多人少,网商贷这类批量案件,往往是集中立案、批量处理,只要你被列入被告名单,哪怕你只欠两三万,也有可能收到传票,别心存侥幸,觉得“金额小就不会告我”。
以案说法:杭州个体户老李的真实经历
老李在杭州做小生意,2022年因资金周转借了网商贷8万元,疫情反复,生意受影响,连续7个月没还,起初催收电话不断,他以为拖着就行,结果2023年初,突然收到法院传票——网商贷已将其起诉至杭州互联网法院。
开庭时,老李没出庭也没答辩,法院缺席判决他归还本金加利息共9.6万元,判决生效后,他还是没还,几个月后,执行法官上门调查,发现他名下有一辆价值约12万的本田SUV,随即依法查封,并通过司法拍卖平台挂拍,最终以10.3万元成交,所得款项用于冲抵债务。
老李后来懊悔地说:“我以为车不是抵押的就没事,谁知道法院真能动我的车。”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法律不看“你觉得”,只看“你有没有履行义务”。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你必须知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规定: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换句话说,只要进入执行程序,法院就有权依法处置你名下的合法财产,无论是否与贷款直接相关。
律师总结:别让一辆车,变成压垮信用的最后一根稻草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想告诉你最实在的一句话:面对逾期,逃避永远不是办法,沟通和行动才是出路。
如果你已经逾期,别等到被起诉才慌神,建议你立刻做三件事:
- 主动联系网商贷客服,说明困难,尝试协商分期或展期;
- 保留所有还款记录和沟通证据,万一涉诉,这些都能成为你的“护身符”;
- 如果已被起诉,务必出庭应诉,争取调解机会,避免缺席判决带来的被动局面。
最后提醒一句:车子是你生活的工具,别让它变成债务的“替罪羊”,信用一旦崩塌,重建的成本远比你还款高得多。真正的财务自由,不是有没有车,而是能不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别等法院找上门,才后悔当初没早点面对。
网商贷逾期了,名下有车就一定会被起诉吗?真相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