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贷网逾期被起诉了,我该怎么办?一次失信,真会让我背上一辈子的债吗?
半夜醒来,手机弹出一条法院传票通知,心猛地一沉,手心冒汗?尤其是当你曾经在团贷网上借过钱,如今因为生活变故、收入骤减,一时还不上,突然收到“已被起诉”的消息时,那种恐惧感简直像被推入深渊。
别慌,先深呼吸,今天咱们不讲冷冰冰的法条堆砌,也不用术语轰炸你,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想用最贴近人心的方式,和你聊聊——团贷网逾期被诉讼,到底会发生什么?你的未来真的会被一笔借款彻底毁掉吗?
首先得说清楚一件事:团贷网早在2019年就已经爆雷,平台本身因涉嫌非法集资被立案侦查,主要负责人被依法判刑,也就是说,这个平台早就不是正常运营的P2P公司了,那么问题来了:你现在收到的“被起诉”通知,是谁在告你?
答案很现实——是债权受让方或资产处置公司,在团贷网暴雷后,大量债权被打包转让给了第三方催收机构、资产管理公司,甚至有些进入了法院执行程序,这些人拿着当初你签过的电子合同、借款协议,以“合法债权人”的身份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你还钱。
一旦进入诉讼程序,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 你收到法院传票:包括案由、开庭时间、应诉地点等信息,很多人因为换了手机号、搬了家,没收到通知,结果直接被缺席判决。
- 开庭审理或缺席判决:如果你不出庭,法院会根据原告提交的证据(比如借款合同、放款记录)进行判决,大概率会判你偿还本金+利息(但受法律保护利率上限限制)。
- 进入执行阶段:判决生效后,对方申请强制执行,你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可能被冻结,工资被扣划,严重的话房产、车辆也可能被执行。
- 纳入失信名单:如果你有履行能力却拒不执行,就会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坐不了高铁、飞机,子女上学、考公都可能受影响。
听起来是不是很可怕?但我要告诉你一个关键点:并不是所有起诉都站得住脚,也不是所有债务都必须全额偿还。
举个例子,有些人在团贷网上借了10万,实际到账只有8万,其余2万被当作“服务费”“保证金”提前扣除——这叫“砍头息”,在法律上是不被认可的,还有些人签的是年化超过36%的高利贷合同,超出部分同样无效。
更值得注意的是,团贷网很多业务本身就游走在违法边缘,比如违规放贷、暴力催收、虚构标的……这些都会影响借款合同的合法性。面对诉讼,逃避不是办法,积极应诉才是出路。
📚 以案说法:小李的翻身之路
我曾代理过一位当事人小李,他在2017年通过团贷网借款5万元,实际到账4.2万,月息高达3.5%,后来失业断供,三年后突然收到某资产管理公司起诉通知,要求他还本付息共12万元。
我们接案后第一时间调取了原始交易流水,发现存在“砍头息”和超高利率,我们向法院提出抗辩:
- 实际借款金额应以到账为准;
- 利息超过LPR四倍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 债权转让未有效通知借款人,程序违法。
最终法院采纳了我们的意见,判决小李仅需偿还本金4.2万元及合法利息,总额不到7万,帮他省下了近5万元,更重要的是,避免了被列入失信名单。
你看,只要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局面并非无解。
⚖️ 法条链接:哪些规定能帮你“翻盘”?
-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法院应予支持,但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四倍的部分除外。
-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所以千万别“装失联”!
-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法院可以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 律师总结:别怕,但也别侥幸
面对团贷网逾期被诉,我的建议就三点:
👉第一,别逃避,收到传票一定要重视,及时联系法院了解案情,必要时委托专业律师应诉,沉默只会让你失去辩护机会。
👉第二,查证据,调取你的借款合同、银行流水、还款记录,看看是否存在“砍头息”“高利贷”“虚假债权转让”等问题,这些都可能是你的“救命稻草”。
👉第三,合法维权,即使你确实欠钱,也要守住底线——只还该还的,不背不该背的债,法律从不鼓励赖账,但也绝不纵容非法催收和恶意索赔。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信用很重要,但比信用更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有权捍卫公平,一次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恐惧中放弃为自己说话的权利。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境,不妨停下来,理清思路,找专业人士聊聊,走出阴影的第一步,只是打一个电话。
——一名愿意为你撑腰的律师朋友
团贷网逾期被起诉了,我该怎么办?——一次失信,真会让我背上一辈子的债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