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伤残赔偿分主次责任吗
一、交通事故伤残赔偿分主次责任吗
交通事故伤残赔偿通常分主次责任。在交通事故中,根据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会对各方责任进行划分,常见有主次责任。
当确定为伤残赔偿时,需先明确事故责任比例,常见主责承担70%,次责承担30%,但不同地区可能有差异。一般先由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包括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限额和财产损失限额。若后仍有不足部分,再按照事故双方的责任比例分担。
例如,受害人因交通事故造成伤残,总损失50万,交强险赔偿20万后,剩余30万。若双方为主次责任,主责方可能需承担30万的70%即21万,次责方承担30万的30%即9万。
若涉及商业三者险,在交强险赔付不足时,由商业三者险根据保险合同按责任比例赔偿,仍不足则由侵权人按责任比例承担。
二、吊销10年怎么恢复
罪吊销后不存在吊销10年恢复的情况。根据相关法律,交通肇事罪吊销驾驶证的情形有不同规定。若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违反律、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若不属于上述终身禁驾的情况,被吊销驾驶证后,需等吊销期限结束。吊销期限通常为2年或5年等,而非10年。待期限届满,当事人可重新报名参加机动车,流程和初次申领驾驶证基本相同。首先要到驾校报名,进行理论学习并通过科目一考试,之后依次完成科目二场地驾驶技能考试、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考试全部合格后,可重新获得机动车驾驶证。
三、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赔偿后怎么判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赔偿后如何判决,要依据具体案情判断。
若肇事者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构成交通肇事罪。一般情形下,处三年以下或者。赔偿受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属于从轻量刑情节,可能在量刑时适当从轻处罚。
若存在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即便进行了赔偿,逃逸行为仍是加重处罚的考量因素,但积极赔偿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量刑幅度。
若因逃逸致人死亡,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种情况下,逃逸致人死亡是严重情节,不过积极赔偿可作为悔罪表现,供法院量刑时参考。
实践中,法院会综合案件具体情况,如事故责任划分、肇事者的过错程度、赔偿情况、是否取得谅解等,依法作出公正判决。
以上是关于交通事故伤残赔偿分主次责任吗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