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到底是什么?打工人退休后多领一份工资的秘密武器?
你有没有想过,等你退休那天,除了每月领那点基础养老金,还能不能再多一笔“小金库”?
别以为这只是做梦,很多企业早就悄悄给员工准备了“第二养老金”——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主角:企业年金。
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没那么复杂。企业年金就是企业为员工设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属于“三支柱”养老体系中的“第二支柱”,和我们每月缴纳的社保养老金(第一支柱)相辅相成,说白了,就是企业自愿掏钱,帮你存一笔“养老私房钱”,等你退休后可以按月或一次性领取。
那它和我们常说的“职业年金”有什么区别?
职业年金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给员工设立的,而企业年金则是面向企业的,尤其是大型国企、央企、优质民企,比如中石油、华为、腾讯这些公司,很多都设立了企业年金计划,只要企业愿意,符合条件的员工都能参与。
企业年金的钱从哪来?
答案是:企业和员工共同缴费。
企业缴费比例更高,比如工资的8%,员工个人缴2%—4%,这笔钱不是直接发给你,而是放进一个独立的年金账户,由专业机构投资运作,实现保值增值。账户里的钱完全属于你,即使换工作也不会“清零”,可以随你转移或继续累积。
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是“复利滚雪球”效应。
假设你30岁开始参与年金计划,每月企业和你合计缴1000元,按年化5%收益算,30年后退休时,账户余额可能超过80万元,这笔钱,将成为你退休生活的重要补充,让你不再只靠“啃老本”过日子。
企业年金还有税收优惠!根据国家政策,个人缴费部分在一定额度内可以在个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等到领取时才缴税——相当于“延迟纳税”,进一步放大收益。
但要注意:企业年金不是强制的。
《企业年金办法》明确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决定是否建立年金制度,不是所有公司都有,如果你所在的公司还没设立,不妨在年终述职或HR沟通时“委婉提醒”一下——毕竟,这可是实打实的员工福利。
📌 建议参考:如何判断你是否受益于企业年金?
- 查工资条:看看有没有“企业年金”或“补充养老”这一项扣款。
- 问HR:直接询问公司是否建立了企业年金计划,参与条件是什么。
- 登录社保平台或年金账户:部分地区已实现年金信息联网,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查询个人年金账户余额。
- 关注企业公告:大型企业通常会发布年金计划说明会通知,积极参与了解细则。
如果你是企业管理者,建议尽早考虑设立年金制度,它不仅能提升员工归属感,还能在人才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留住人才,有时候靠的不是高薪,而是长远的保障。
📚 相关法条参考:
《企业年金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令第36号)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第六条: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完全积累,为每个参加人员建立个人账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资运营。
第十五条: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企业缴费及其投资收益,自始归属职工个人。
第二十四条: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可以从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是什么?它不是画饼,而是真金白银的养老加码,在老龄化加速、养老金压力加大的今天,单靠社保可能难以维持体面退休生活,而企业年金,正是企业和员工共同为未来“未雨绸缪”的智慧选择。
它不强制,但一旦拥有,就是一辈子的“隐形财富”。
它不耀眼,却能在你退休那天,悄悄递上一份安心。
别再问“企业年金是什么”了,赶紧去问问你公司有没有!
也许,你离多领一份“退休工资”,只差一次提问的距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