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续是什么意思?听我一句讲透,90%的人都理解错了!
你有没有在签合同、看公司资料,或者处理婚姻、继承问题时,突然冒出一个词——“存续”?心里嘀咕:“这玩意儿到底啥意思?听着像法律术语,又好像挺常见的……”别急,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存续是什么意思”彻底讲清楚,让你一听就懂,一用就会。
先说结论:“存续”不是“继续”,也不是“存在”,它是一个法律语境下的状态描述词,表示某个法律主体或法律关系“正在合法存在并有效运行”,听起来有点绕?咱们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公司还在“存续”,说明它没“死”
比如你去查一家公司,工商信息显示“企业状态:存续”,这意味着什么?
说明这家公司合法注册、正常运营,没有被注销、吊销或宣告破产,它就像一个“活着”的法律生命体,能签合同、打官司、缴税、发工资。
反过来,如果状态是“注销”或“吊销”,那它就“死了”——不能对外开展业务,法律人格也逐渐消亡。当你合作前查企业信息,看到“存续”,心里才算踏实。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决定财产怎么分
再比如离婚官司里,法官总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这句话的重点是“存续期间”——从领证那天起,到离婚判决生效那天止,这段时间就是婚姻的“存续期”。
举个例子:你俩2020年结婚,2025年离婚,这五年就是婚姻关系的“存续期”,期间买的房、赚的钱,原则上一人一半,但如果婚前买的,就不算。“存续”一词,直接关系到你兜里有多少钱。
合同“存续”,意味着权利义务还在生效
签了个租房合同,租期三年,这三年里,合同处于“存续状态”,房东不能随便赶你走,你也得按时交租。
只要合同没到期、没被解除、没被认定无效,它就在“存续”,一旦到期或解除,合同“终止”,权利义务也就结束了。
“存续”和“存在”的区别,很多人搞混
注意啊,“存在”是物理或事实层面的,而“存续”是法律效力层面的。
比如一家公司虽然还在办公,但已经被吊销营业执照,它“存在”但不“存续”——因为它失去了合法经营资格。
再比如,你和前任同居十年,感情“存在”,但没领证,婚姻关系就不“存续”——法律不认。
“存续”强调的是“合法+有效+持续”三位一体的状态,缺一不可。
✅ 建议参考:遇到“存续”别慌,三步判断法
- 看主体:是谁在“存续”?公司?婚姻?合同?
- 查状态:当前是否合法有效?有没有被注销、解除或宣告无效?
- 定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这个区间就是“存续期间”。
凡是涉及权利、义务、财产、责任的问题,一定要先确认相关法律关系是否“存续”,这是所有法律判断的起点。
📚 相关法条参考(真实有效,建议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九条: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 换句话说,法人“存续”期间才具备法律能力。《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
→ 明确“存续期间”是财产归属的关键时间节点。《公司法》第七条:
“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
→ 公司自成立起进入“存续”状态,直至注销登记完成。
“存续是什么意思”?它不是冷冰冰的术语,而是你生活中处处可能踩坑的关键概念,无论是创业开公司、结婚买房,还是签合同、打官司,只要听到“存续”,就要立刻反应:这个东西现在还“合法活着”吗?它的权利和义务还在生效吗?
法律不保护“我以为”,只保护“存续状态下的事实”,搞懂“存续”,你就掌握了法律逻辑的第一把钥匙,下次再看到这个词,别懵,淡定一笑——你已经比90%的人更懂法了。
存续是什么意思?听我一句讲透,90%的人都理解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本文原创,禁止搬运,用生活讲法律,我是你身边的法律明白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