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结合是什么意思?听律师一句大实话,很多人其实都理解错了!

签合同的时候,对方说“我们两个条件要结合来看”,调解时法官提到“要结合实际情况判断”,甚至朋友吵架都说“你得结合上下文理解我的意思”……这时候你心里打鼓:“结合是什么意思”?
听起来挺简单的词,怎么一用起来就让人迷糊?咱们不整那些晦涩的法律术语,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掰扯清楚——“结合”到底是什么意思,尤其在法律语境下,它为什么特别重要。

先说日常理解,“结合”就是把两样东西放在一起,拼成一个整体,比如豆浆和油条结合,就是早餐;理想和努力结合,就是成功,但在法律世界里,“结合”可不只是“放一起”那么简单,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判断标准。

结合是什么意思?听律师一句大实话,很多人其实都理解错了!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小王和公司签了劳动合同,合同里写“员工迟到三次,公司有权解除合同”,结果小王迟到了三次,公司立马开除他,小王不服,告到劳动仲裁,这时候,仲裁员不会只看“迟到三次”这一条,而是会结合其他情况来判断:比如小王是不是第一次犯错?有没有正当理由?公司有没有提前警告?过去表现如何?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才能决定“解除合同”是否合法合理。

你看,“结合”就是不让法律变成冷冰冰的条文,而是让它有温度、有弹性。它要求我们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只看表面,而要全面、客观、联系地看待问题

再比如,在刑事案件中,一个人是否构成犯罪,不是光看“他做了什么”,还要结合他的主观意图、行为背景、社会危害性等等,一个母亲为救孩子偷药,和一个惯偷为发财抢劫,虽然都涉及“偷”,但法律评价完全不同——正是因为“结合”了动机、情节和后果,判决才可能公正。

“结合是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在做判断时,不能孤立地看某一个点,而要把相关的事实、证据、背景、法律原则全都串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这不仅是法律人的基本功,也是普通人维权时必须掌握的思维武器。

很多人吃亏,就吃在“不会结合”,比如合同纠纷,只盯着一句话咬文嚼字,却忽略了前后条款的关联;比如交通事故,只强调对方全责,却没结合自己的行车记录仪和天气情况。结果就是,明明有理,却输了官司。

下次你再听到“要结合来看”,别懵,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 要结合什么?(是事实?证据?还是法律规定?)
  2. 为什么要结合?(是为了更公平?还是避免片面?)
  3. 结合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不是更合理?

法律不看孤立的瞬间,只看完整的画面。而“结合”,就是帮你把碎片拼成真相的那双手。


✅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在处理合同、纠纷或法律文书,别急着下结论。先把所有相关材料摊开,像拼图一样,看看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比如合同条款之间是否矛盾?聊天记录和正式协议是否一致?对方的说法和证据能不能对上?学会“结合思维”,你就能从被动应对,变成主动掌控。


📚 相关法条参考(节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二条
    “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注:此处强调证据之间的“结合”与印证)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照法律规定,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判断。


“结合是什么意思”?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动词,而是一种法律智慧。它提醒我们:真相往往藏在细节的关联里,公平诞生于全面的考量中。无论是打官司、签合同,还是日常沟通,学会“结合”,就是学会不片面、不武断、不盲从。
下次再遇到争议,别急着争对错,先问问自己:我有没有把该结合的都结合了?答案不在某一句话里,而在所有话的交汇处。

—— 一位懂法也懂人心的律师,真心建议。

结合是什么意思?听律师一句大实话,很多人其实都理解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289571.html

结合是什么意思?听律师一句大实话,很多人其实都理解错了!的相关文章

包括但不限于到底是什么意思?听律师一句大实话,别再被合同忽悠了!

包括但不限于到底是什么意思听律师一句大实话,别再被同忽悠

“本协议所涉服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开发、推广、维护……”?当时你心里愣,心想:这“包括但不限于”到底个啥意思包含?还不包含?还说,对方想写啥就写啥? 别急,今天我就以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身份,跟你掏心窝子聊聊这个看似不起眼,则暗藏玄机的法表达——“包括但不限于”。...

全日制学历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其实都理解错了!

全日制学历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其实都理解错了

在如今这个学历愈发被重视的时代,越来越开始关注“全日制学历”这个词,你也经常在招聘要求、公务员考试条件或升学申请中看到“全日制学历”这几个字?全日制学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和非全日制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它如此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题,帮助家彻底搞清楚“全日制学历”的真正含义...

净身出户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其实都理解错了!

净身出户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其实都理解错了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影视剧中到“净身出户”这个词,也常常在离婚纠纷中看到方要求另方“净身出户”,但你知道吗?“净身出户”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法术语,而是一个通俗的说法。 “净身出户”究竟味着什么?它真的能在法上成立吗?如果签署这样的协议,否就等于放弃自己的所有财产?什么是“...

见习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其实都理解错了!

见习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其实都理解错了

在职场和学习的过渡阶段,我们常常会到“见习”这个词。“见习什么意思”呢?很多人可能认为它就是实习的另种说法,其实不然,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聊聊——见习到底味着什么,它与习有何区别,以及在法和职场中它的义。什么是见习? “见习”,顾名义,指在正式上岗之前,进入某个岗位或单位...

银行承兑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其实都理解错了!

银行承兑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其实都理解错了

在日常生活和商业往来中,你可能经常到“银行承兑”这个词。银行承兑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只要盖上银行的章就万事?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金融术语的真面纱。什么是银行承兑? 银行承兑指银行对张商业汇票进行承诺付款的行为,通俗点讲,就企业之间交易时,买方用张未来才能兑现的票据(即...

值班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其实都理解错了!

值班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其实都理解错了

在日常工作中,“值班”这个词我们经常到,但你真的了解“值班”的含义吗?只要加班就等于值班?值班和加班是一回事吗?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则背后隐藏着不少法细节和职场常识,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值班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值班”? 从字面上来看,“值班”指按照单位安排,在正常工作时...

岗位工资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其实都理解错了!

岗位工资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其实都理解错了

什么是岗位工资? 岗位工资指企业根据员工所从事的岗位(职位)设定的种基础性工资标准,它反映的该岗位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程度,而不员工个能力或资历的体现。 举个例子:个销售主管的岗位工资可能固定为8000元,不论谁担任这个职位,只要符岗位要求,公司就按这个标准发放岗位工资。岗位工资的核...

户口性质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其实都理解错了

什么是户口性质? 户口性质,就户籍登记的基本属性,反映的你在国家口管体系中的身份类别,简单点说,它告诉你——你“城里”还“农村”。 我国的户口制度长期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农业户口(农村户口) 非农业户口(城镇户口) 虽然近年来国家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