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了还在还,到底有没有影响?真相很多人不知道!
因为手头紧张,网贷逾期了,但心里过意不去,哪怕晚了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还是咬牙坚持把钱还上了,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自己:我都还了,是不是就没事了?逾期记录会不会自动消失?对征信、对生活还有没有影响?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件事掰开揉碎,讲个明白。
还了,不等于“没发生过”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只要发生过逾期,哪怕后来还清了,这个“污点”在征信系统里依然存在。银行和网贷平台把你的还款行为上传到央行征信系统(或百行征信等第三方征信平台),一旦记录在案,就不是你事后补上就能抹掉的。
打个比方:你闯了红灯,交警没当场拦你,但监控拍下来了,你事后去交了罚款,是不是代表你没闯过红灯?显然不是,同理,逾期记录就像“交通违章记录”,还钱是“交罚款”,但记录本身还在。
逾期时间长短,影响程度大不同
逾期的影响不是一刀切的,关键看“逾期了多久”。
- 逾期1-30天:通常被标记为“M1”,属于轻微逾期,虽然影响征信,但只要你及时还上,后续保持良好记录,影响会慢慢淡化。
- 逾期31-60天:进入“M2”阶段,征信影响加重,部分银行在审批信用卡或房贷时可能会直接拒绝。
- 逾期超过90天(即“连三累六”中的“连三”):这就属于严重逾期了,会被认定为“信用不良”,可能被列入“黑名单”,未来5年内都难以申请正规金融产品。
哪怕你在逾期90天后终于凑钱还清了,这个“90天逾期”记录会伴随你整整5年,从记录生成之日起算。
持续还款≠信用修复
很多人以为:“我虽然逾期了,但我一直在还,平台也没催收我,是不是说明问题不大?”
错!持续还款只能说明你有还款意愿,但不能改变“已逾期”的事实。
更关键的是,很多平台在你逾期后会持续收取罚息、违约金,甚至将你逾期信息上报征信,你一边还,一边可能还在“欠更多”,有些平台还会把你的账户转给第三方催收公司,即便你还了一部分,催收电话、短信依然不会停。
还清之后,影响还在持续
还清欠款后,你以为“一身轻松”?其实影响才刚刚开始:
- 征信报告留痕5年: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不良信用记录自不良行为终止之日起保留5年,5年后系统自动删除,但在此之前,任何金融机构查你征信,都能看到这段“黑历史”。
- 影响贷款审批:无论是房贷、车贷、信用卡,还是其他网贷,只要查征信,逾期记录就是“减分项”,有些银行甚至“一票否决”。
- 影响就业与租房: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时会查征信,尤其是金融、财务类岗位,一些高端租房平台也会要求提供征信报告。
但还钱,永远是正确的选择
虽然逾期记录无法抹去,但按时还清欠款,依然是止损的最佳方式,不还,可能面临被起诉、资产被冻结、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老赖”),那才是真正的人生滑铁卢。
持续还款能体现你的还款意愿,在未来与金融机构协商时,比如申请贷款展期、个性化分期,都有谈判空间。
✅ 建议参考:逾期后该怎么做?
- 立即还清欠款:越早还清,逾期天数越短,影响越小。
- 保留还款凭证:截图、转账记录、平台确认信息,全部保存,以备不时之需。
- 主动联系平台协商:如果实在还不上,别躲!主动联系平台,申请延期、分期或减免罚息,很多平台愿意协商。
- 定期查询征信:每年可免费查2次央行征信报告,确认逾期记录是否准确,如有错误可申请异议处理。
- 5年内保持良好信用:用后续的良好还款记录“覆盖”过去的不良印象,银行更看重你最近2-3年的信用表现。
📚 相关法条参考: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网贷逾期后还在还,当然比不还好,但“还了”不等于“没事了”。
逾期记录一旦上征信,就会像影子一样跟着你5年。真正决定你未来金融生活的,不是你有没有逾期,而是你如何面对逾期。
逃避只会让问题滚雪球,而积极面对、及时还款、主动沟通,才是走出信用低谷的唯一出路。
信用是无形资产,修复它需要时间,但毁掉它,可能只需要一次逾期。
别再问“还了有没有影响”——
有影响,但你不还,影响更大。
现在开始,珍惜每一次还款,守护好自己的信用人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