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保监会真的管得了我的网贷和信用卡逾期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信用卡刷着刷着,突然发现账单还不上了;或者为了应急借了网贷,结果利滚利,越欠越多,每个月一到还款日,手机短信一个接一个,催收电话不断,甚至开始担心会不会被起诉、上征信、影响孩子上学?这时候,很多人会问:中国银保监会到底能不能管这些事?有没有什么新政策能帮我们渡过难关?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中国银保监会网贷信用卡逾期政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银保监会是谁?它到底管什么?
首先得搞明白,中国银保监会(全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国家金融监管机构,负责监管银行、保险公司,以及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简单说,只要是正规金融机构干的事,它都得盯着。
但注意了!银保监会不直接管你还不还钱,但它管金融机构怎么对待你这个“欠钱的人”。
- 银行能不能随意涨息、乱收费?
- 消费金融公司催收能不能恐吓、骚扰?
- 你逾期了,能不能协商分期、延期还款?
这些,银保监会都有明确要求。
逾期不是“死罪”,银保监会鼓励“协商还款”
很多人一逾期就慌,以为自己马上要坐牢、被拉黑。逾期本身不违法,关键是你有没有恶意逃避债务。
银保监会近年来多次发文强调:金融机构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确有困难的借款人,应积极协商个性化还款方案。
比如2023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服务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
“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客户,鼓励银行机构通过延期还款、调整还款计划、减免利息等方式予以支持。”
这意味着,如果你是因为失业、生病、家庭变故等客观原因还不上钱,完全有权利主动联系银行或网贷平台,申请延期或分期,而平台如果拒绝协商、一味催收,你就可向银保监会投诉。
网贷也归银保监会管?关键看“持牌”
很多人以为网贷是“野路子”,银保监会管不着,其实不然。
只要是持牌的网络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比如招联金融、马上消费、京东金融(部分业务)等,都属于银保监会监管范围,它们的放贷行为、催收手段、利率合规性,银保监会都能管。
但要注意:如果是没有金融牌照的“高利贷”“套路贷”平台,那就不归银保监会管了,得找公安或地方金融监管局。
第一步要搞清楚你借的是不是正规平台,正规平台一般会在合同里写明持牌机构名称,利率也不会超过年化24%(现在是LPR的4倍为上限)。
逾期后怎么做?记住这三步
主动联系,别等催收上门
逾期后第一时间联系银行或平台,说明情况,申请延期或分期。银保监会支持“协商一致”的解决方案,你越主动,越有机会谈出对自己有利的方案。保留证据,防止暴力催收
如果遇到电话轰炸、短信威胁、冒充公检法等行为,立即录音、截图,并拨打12378银保监会投诉热线,银保监会对违规催收是“零容忍”的。合理规划,优先还正规金融机构
信用卡、银行贷款优先还,因为它们上征信,而部分网贷如果不持牌,可能不上征信,但也要避免被起诉。核心是:别让债务失控。
✅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面临网贷或信用卡逾期,建议立即做三件事:
- 拨打12378银保监会消费者投诉热线,咨询你的债务是否在监管范围内;
- 整理所有借款合同、还款记录、催收证据,为协商或投诉做准备;
- 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哪怕每月还500元,也比完全不还有希望。
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银保监会的政策不是摆设,它是你维权的“靠山”。
📚 相关法条参考:
《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银保监会令2020年第3号)
第七条: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消费投诉处理工作机制,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及时回应、妥善处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2〕13号)
明确要求银行不得对逾期客户采取暴力、恐吓等不当催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
鼓励金融机构对暂时困难群体提供延期还款、展期等柔性服务。《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按法律规定处理。
中国银保监会网贷信用卡逾期政策的核心,不是帮你“赖账”,而是保护你在困境中的基本权益,它要求金融机构“有温度地放贷,有底线地催收”。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只要你主动沟通、保留证据、合理维权,完全有可能走出债务泥潭。
别再被催收电话吓到失眠,也别再觉得“欠钱就是罪人”。
用对政策,找对渠道,逾期也能迎来转机。
银保监会站在你这边,前提是你得先站出来为自己说话。
中国银保监会真的管得了我的网贷和信用卡逾期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