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付是什么意思?第一次买房的人必须搞懂这个词!
你是不是也经常在看房、聊房贷的时候,听到别人嘴里蹦出“首付”两个字?售楼小姐笑着说:“这套房总价300万,首付只要90万。”你心里嘀咕:首付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全款贷?它和月供又有什么关系?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首付”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影响深远的词,掰开揉碎讲清楚。
首付的全称是“首期付款”,就是你在买房、买车这类大额消费时,自己先掏出来的那部分钱,剩下的部分再通过银行贷款来补足,比如你买一套200万的房子,银行最多能贷你70%,也就是140万,那你至少得自己准备60万——这60万,就是你的“首付”。
为什么要有首付?银行可不是慈善机构,它们放贷,本质上是在承担风险,如果你一分钱不掏,全靠贷款,万一你还不起了,银行就得拍卖房子,可房价波动大,拍卖价可能还不足以覆盖贷款余额。首付就像一道“安全阀”:你出的钱越多,说明你越重视这笔交易,违约的可能性就越低,银行也更安心。
首付比例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你能贷多少、月供压力有多大,比如同样是200万的房子:
- 如果首付30%(60万),贷款140万,分30年还,利率4.5%,月供大概7000多;
- 如果首付50%(100万),贷款100万,月供就降到5000左右。
你看,首付多掏20万,月供能省2000+,长期下来省下的利息可不是小数目,所以很多人说:“首付不是门槛,是杠杆。”你首付准备得越充分,未来的财务自由空间就越大。
但话说回来,首付也不是越高越好,尤其对年轻人来说,攒够首付本身就是一场“马拉松”,有人为了凑首付,掏空六个钱包,搞得家庭关系紧张;也有人因为首付不够,错失心仪的房子,这时候,合理规划、量力而行就特别重要。
顺便提一句,首付的钱必须是“自有资金”,不能是信用卡套现、民间借贷,甚至不能是别人直接打给开发商的“代付”,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会查资金来源,一旦发现首付不合规,贷款可能直接被拒,定金也可能打水漂。别耍小聪明,合规才是王道。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准备买房,建议提前6-12个月开始规划首付,可以设立一个专项储蓄账户,每月固定存入收入的20%-30%,同时了解当地的首付政策——比如首套房、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不同,有些城市还有公积金首付支持。最重要的是,别把所有钱都砸进首付,手里得留点应急资金,毕竟买房只是开始,装修、搬家、物业费也都是开销。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一条:
“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说明贷款行为受法律约束,首付作为贷款前提,具有法律意义)《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的通知》(银发〔2023〕18号):
“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0%,二套住房不低于30%。”
(这是目前全国普遍执行的首付比例指导政策,具体城市可有浮动)
小编总结:
“首付是什么意思?”——它不只是买房的第一步,更是你财务规划的一面镜子,它考验你的储蓄能力、风险意识和长远眼光,搞懂首付,不是为了应付售楼处的一句问答,而是为了在人生重大决策中,掌握主动权。首付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牛,合适才是关键,愿你在奔赴安居梦的路上,每一分钱都花得清醒、踏实、值得。
首付是什么意思?第一次买房的人必须搞懂这个词!,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