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房是什么意思?别再被期房忽悠了,搞懂这个词再买房!
你是不是也经常在看房时听到“现房”这个词,心里嘀咕:现房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只要房子盖好了就是现房?它和期房、准现房又有什么区别?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帮你避开购房路上的“语言陷阱”。
先说结论:所谓“现房”,就是指已经竣工验收合格、取得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具备交付使用条件,并且开发商已经可以随时交钥匙的房子。简单说,看得见、摸得着、拎包就能住”的房子。
很多人一听“现房”,第一反应是:“哦,那不就是现成的房子嘛!”但法律上可不是这么简单定义的。现房的核心在于“五证齐全+竣工验收+可交付”这三大硬指标。缺一个,都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现房。
举个例子,你去售楼处看房,销售员指着一栋楼说:“这可是现房,明年就能入住!”可你走近一看,楼是盖好了,但外立面还没刷完,水电没通,更别提物业入驻了,这种情况,哪怕楼体封顶,也不算现房——它可能只是“准现房”或“尾盘在建”。
为什么搞清“现房”这么重要?
第一,风险小。买现房,你能亲眼看到户型、采光、楼间距、小区绿化,甚至邻居家的装修风格,不像期房,全靠沙盘和效果图“脑补”,交房时发现“楼王”变“楼惨”,维权都难。
第二,交付有保障。现房已经通过住建部门的竣工验收,消防、规划、人防等手续齐全,不存在烂尾风险,而期房呢?万一开发商资金链断裂,项目停工,你首付搭进去了,房子却遥遥无期。
第三,贷款和落户更顺畅。现房可以直接办理房产证,银行放款快,孩子上学、户口迁移也能及时安排,而期房从签约到拿证,往往要等两三年,中间变数太多。
但也要提醒一句:不是所有“现房”都值得买。有些开发商把滞销多年的尾盘包装成“稀缺现房”,位置偏、户型老、物业差,价格还虚高。看现房,不能只看“现”字,更要实地考察、查证五证、对比周边。
建议参考:
如果你是刚需购房者,尤其着急入住或为孩子上学考虑,优先选择真正意义上的现房,签约前务必查验《竣工验收备案表》《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如果是尾盘销售)以及开发商是否已完成首次登记(大产证),可以要求查看房管局官网的楼盘状态,确认是否已转为“现售”状态。别怕麻烦,买房是大事,细节决定成败。
相关法条参考: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五条: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二)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三)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条:商品房现售,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竣工验收合格的商品房出售给买受人,并由买受人支付房价款的行为。现售商品房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现售商品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二)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或者使用土地的批准文件;(三)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四)已通过竣工验收;(五)拆迁安置已经落实;(六)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具备交付使用条件,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具备交付使用条件或者已确定施工进度和交付日期;(七)物业管理方案已经落实。
小编总结:
“现房是什么意思”?不是“楼盖好了”那么简单,而是“合法合规、随时可住”的综合体现。它代表着更低的风险、更高的透明度和更强的确定性,在这个开发商暴雷频发的时代,买现房,就是给自己买一份安心。但记住,再好的概念,也抵不过实地一看。别被销售话术带偏,擦亮眼睛,查证手续,才能真正买到称心如意的好房子。买房不踩坑,从搞懂“现房”开始。
现房是什么意思?别再被期房忽悠了,搞懂这个词再买房!,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