竣工到底是什么意思?别再搞混了,搞懂这词才不吃亏!
你有没有在签合同、看房产广告,或者听朋友聊装修时,突然冒出个词——“竣工”?听起来挺正式,但到底啥意思?是不是只要房子盖好了就叫竣工?还是说水电通了才算?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竣工”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可不只是“盖完房子”那么简单。
先说结论:竣工,不是简单地“建完了”,而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关键节点,它代表整个建设工程已经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合同约定全部完成,并且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验收,具备交付使用的条件。
举个例子,你买了一套期房,开发商说“今年年底竣工”,你一听,心里美滋滋,想着年底就能拿钥匙了,结果到了年底,楼是盖起来了,但电梯没装、消防没验收、水电也没通——这种情况,能叫“竣工”吗?不能!因为它没通过验收,不具备使用功能,法律上就不算真正竣工。
真正的竣工必须满足两个核心条件:
一是实体工程全部完工,包括主体结构、外墙、内部装修、水电暖通等配套设施;
二是通过了“竣工验收”,也就是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参与,并报住建部门备案的正式验收程序,只有拿到《竣工验收备案表》,才算法律意义上的“竣工”。
这里特别提醒大家:很多纠纷都出在“竣工”这个时间点上,比如商品房买卖合同里通常会约定“逾期竣工违约金”,如果你不清楚“竣工”的法律定义,开发商随便拍张楼体照片就说“已竣工”,你就可能被忽悠。没有验收合格,就不算竣工,哪怕楼盖得再漂亮。
还有些人把“封顶”当成竣工,封顶只是结构完成,离真正能住还差十万八千里。封顶 ≠ 竣工,千万别被营销话术带偏了节奏。
✅ 建议参考:签合同前,一定要看清楚“竣工”的定义!
如果你是购房者、承包方或项目投资人,在签订合同时,务必明确“竣工”的标准。建议在合同中写明:“以取得《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之日为竣工日期”,这样可以避免后期扯皮,定期关注项目进度,别光听销售说“快竣工了”,自己去查查政府官网的备案信息,更靠谱。
📚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一条
交付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有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并具备国家规定的其他竣工条件,建筑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收到建设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建设工程经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十七条
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竣工”不是一个模糊的形容词,而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关键节点,它意味着工程不仅建好了,还通过了官方验收,具备了安全使用的基本条件,无论是买房、承包工程,还是投资开发,搞懂“竣工什么意思”,能帮你避开无数坑。别再被“主体完工”“全面封顶”这类宣传语迷惑了,真正的竣工,必须“有证可查”。没有验收,就不算竣工;没有备案,就不算完成,掌握这一点,你才是在法律层面真正“清醒”的人。
下次再听到“竣工”,别光激动,先问一句:验收了吗?备案了吗?这才是行家的标配问题。
竣工到底是什么意思?别再搞混了,搞懂这词才不吃亏!,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