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性侵?很多人以为只是肢体接触,其实远不止如此
你有没有想过,一句轻佻的玩笑、一次未经同意的偷拍、甚至在社交平台上持续不断的骚扰信息,都可能构成性侵的一部分?我们常常以为“性侵”就是暴力下的身体侵犯,但现实远比这复杂得多,我们就来聊一聊:到底什么是性侵?它离我们有多近?又该如何识别和防范?
性侵,不只是“强暴”那么简单
很多人听到“性侵”这个词,第一反应是“强奸”“暴力”“陌生人袭击”……但其实,性侵的定义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广泛,它不仅包括强迫性交,还包括任何形式的、未经同意的性接触或性行为。
- 摸别人的身体,哪怕只是“轻轻碰一下”;
- 在对方明确拒绝后仍强行亲吻;
- 用手机偷拍他人更衣或如厕;
- 通过网络发送带有性暗示的图片或文字,持续骚扰;
- 利用权力、地位或心理操控,迫使他人发生性关系。
这些行为,只要没有获得对方“明确、自愿、清醒”的同意,都可能构成性侵,而“同意”不是沉默,不是“没反抗”,更不是“穿着暴露就等于愿意”——真正的同意,必须是主动、清晰且可随时撤回的。
性侵的伤害,远不止身体
很多人以为,只要没有造成身体创伤,伤害就不严重,但事实上,性侵带来的心理创伤可能持续一生,受害者常常会陷入自责、羞耻、焦虑,甚至出现抑郁、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症状。
更令人痛心的是,社会对性侵的误解和“受害者有罪论”让很多人不敢发声。“你为什么不反抗?”“你当时为什么不报警?”“你穿成那样,难怪……”这些质问,无异于二次伤害。
我们必须明白:错的从来不是受害者,而是施害者。
性侵的误区,你中招了吗?
“只有女性才会被性侵”?
错,男性、跨性别者、非二元性别者同样可能成为受害者,数据显示,每6位男性中就有1位在一生中经历过某种形式的性侵犯。“熟人不会性侵”?
错。超过70%的性侵案件是由熟人实施的,包括伴侣、朋友、同事、亲戚,甚至是家人。“没有反抗就是默认同意”?
错,人在极度恐惧下可能出现“冻结反应”(freeze response),身体无法动弹,这不是默许,而是本能的自我保护。
如何保护自己?如何支持他人?
- 学会说“不”:你的身体你做主,任何让你不舒服的接触,都有权利拒绝。
- 记录证据:如果遭遇性骚扰或性侵,尽量保留聊天记录、照片、衣物等证据。
- 及时求助:可以联系警方、妇联、心理咨询师,或拨打全国妇联维权热线12338。
- 支持受害者:如果你的朋友倾诉遭遇,请相信TA,不要质疑,不要评判,说一句“这不是你的错”就足以带来巨大安慰。
📌 建议参考:如果你或身边人遭遇性侵,请记住这三步
- 安全第一:尽快离开危险环境,确保人身安全。
- 保留证据:不要洗澡、更换衣物,尽快报警或去医院进行法医检查。
- 寻求专业帮助:联系律师、心理咨询师或公益组织,法律和心理支持同样重要。
📚 相关法条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强奸罪】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恶劣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第二百三十七条【强制猥亵、侮辱罪】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在公共场所当众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新增条款(2021年《刑法修正案(十一)》)
明确将“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未成年人”入刑,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也明确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什么是性侵?”——它不是模糊的灰色地带,而是明确的法律红线与道德底线,性侵的本质,是权力的滥用,是对他人身体自主权的践踏,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打破沉默,消除偏见,建立一个“尊重同意、拒绝侵犯”的社会环境。
没有同意,就是侵犯。
无论发生在何时何地,无论施害者是谁,性侵都不应被容忍,更不该被美化或忽视。
你的身体,神圣不可侵犯。
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改变的开始。
——愿世界少一些沉默,多一些勇气。
什么是性侵?——很多人以为只是肢体接触,其实远不止如此,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