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什么是性侵?很多人以为只是肢体接触,其实远不止如此

你有没有想过,一句轻佻的玩笑、一次未经同意的偷拍、甚至在社交平台上持续不断的骚扰信息,都可能构成性侵的一部分?我们常常以为“性侵”就是暴力下的身体侵犯,但现实远比这复杂得多,我们就来聊一聊:到底什么是性侵?它离我们有多近?又该如何识别和防范?

性侵,不只是“强暴”那么简单

很多人听到“性侵”这个词,第一反应是“强奸”“暴力”“陌生人袭击”……但其实,性侵的定义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广泛,它不仅包括强迫性交,还包括任何形式的、未经同意的性接触或性行为。

什么是性侵?很多人以为只是肢体接触,其实远不止如此

  • 摸别人的身体,哪怕只是“轻轻碰一下”;
  • 在对方明确拒绝后仍强行亲吻;
  • 用手机偷拍他人更衣或如厕;
  • 通过网络发送带有性暗示的图片或文字,持续骚扰;
  • 利用权力、地位或心理操控,迫使他人发生性关系。

这些行为,只要没有获得对方“明确、自愿、清醒”的同意,都可能构成性侵,而“同意”不是沉默,不是“没反抗”,更不是“穿着暴露就等于愿意”——真正的同意,必须是主动、清晰且可随时撤回的

性侵的伤害,远不止身体

很多人以为,只要没有造成身体创伤,伤害就不严重,但事实上,性侵带来的心理创伤可能持续一生,受害者常常会陷入自责、羞耻、焦虑,甚至出现抑郁、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症状。

更令人痛心的是,社会对性侵的误解和“受害者有罪论”让很多人不敢发声。“你为什么不反抗?”“你当时为什么不报警?”“你穿成那样,难怪……”这些质问,无异于二次伤害。

我们必须明白:错的从来不是受害者,而是施害者。

性侵的误区,你中招了吗?

  1. “只有女性才会被性侵”?
    错,男性、跨性别者、非二元性别者同样可能成为受害者,数据显示,每6位男性中就有1位在一生中经历过某种形式的性侵犯。

  2. “熟人不会性侵”?
    错。超过70%的性侵案件是由熟人实施的,包括伴侣、朋友、同事、亲戚,甚至是家人。

  3. “没有反抗就是默认同意”?
    错,人在极度恐惧下可能出现“冻结反应”(freeze response),身体无法动弹,这不是默许,而是本能的自我保护。

如何保护自己?如何支持他人?

  • 学会说“不”:你的身体你做主,任何让你不舒服的接触,都有权利拒绝。
  • 记录证据:如果遭遇性骚扰或性侵,尽量保留聊天记录、照片、衣物等证据。
  • 及时求助:可以联系警方、妇联、心理咨询师,或拨打全国妇联维权热线12338。
  • 支持受害者:如果你的朋友倾诉遭遇,请相信TA,不要质疑,不要评判,说一句“这不是你的错”就足以带来巨大安慰。

📌 建议参考:如果你或身边人遭遇性侵,请记住这三步

  1. 安全第一:尽快离开危险环境,确保人身安全。
  2. 保留证据:不要洗澡、更换衣物,尽快报警或去医院进行法医检查。
  3. 寻求专业帮助:联系律师、心理咨询师或公益组织,法律和心理支持同样重要。

📚 相关法条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第二百三十六条【强奸罪】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恶劣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 第二百三十七条【强制猥亵、侮辱罪】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在公共场所当众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新增条款(2021年《刑法修正案(十一)》)
    明确将“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未成年人”入刑,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也明确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什么是性侵?”——它不是模糊的灰色地带,而是明确的法律红线与道德底线,性侵的本质,是权力的滥用,是对他人身体自主权的践踏,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打破沉默,消除偏见,建立一个“尊重同意、拒绝侵犯”的社会环境。

没有同意,就是侵犯。
无论发生在何时何地,无论施害者是谁,性侵都不应被容忍,更不该被美化或忽视。
你的身体,神圣不可侵犯。
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改变的开始。

——愿世界少一些沉默,多一些勇气。

什么是性侵?——很多人以为只是肢体接触,其实远不止如此,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345230.html

标签:法律法制
返回列表

上一篇:网贷逾期了,真的会上征信吗?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什么是性侵?很多人以为只是肢体接触,其实远不止如此的相关文章

什么是性侵害?你以为只是肢体接触那么简单吗?

什么是性侵害?你以为只是肢体接触简单吗?

你有没有想过,一句“开个玩笑”、一次“无意的碰”,甚至一条让你浑身舒服的信息,可能已经越过了法律的红线?我们常常以为性侵害就暴力、捆绑、强行发生关系,但现实远比这复杂得性侵害,从来不只是“身上的犯”,更格尊严的彻底践踏。很多人对“性侵害”的理解还停留在影视剧里的极端场景:黑暗...

利息到底是什么?很多人以为只是多还点钱,其实远不止如此!

利息到底是什么很多人以为只是多还点钱,其实远不止如此

向朋友借了1万块,说好一个月后还,结果到期时对方说:“顺便给200块当利息吧。”你当时可能心里嘀咕:“借钱还要给钱?这不是之危吗?” 但其实,利息并不是“额外勒索”,而一种合理、合法,甚至在法律和经济中极重要的补偿机制。 到底什么是利息?利息就资金使用的时间成本,你借了别的钱,相...

会计的职责到底是什么?很多人以为只是记账,其实远不止如此!

会计的职责到底是什么很多人以为只是记账,其实远不止如此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每个公司都离开会计?难道会计真的只是每天对着电脑敲数字、做凭证、报个税吗?果你也这,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咱们就来聊点“硬核”的——会计的职责到底是什么? 先来打个比方:一家公司就像一艘大船,老板船长,决定方向;各部门水手,负责划桨;而会计,就那艘船上的“航海图+...

赃物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以为只是偷来的东西,其实远不止如此

你有没有在新闻里听过“警方追回赃物”“涉案赃物已移交”这类说法?或者在影视剧里看到警察从嫌疑家里搜出一堆金条、名表,然后说:“这些都赃物。”可你有没有认真想过——赃物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只偷来的东西就算赃物?捡到的算算?买来的呢? 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个听起来简单、其实门道少的法律概念...

追缴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以为只是要回来,其实远不止如此!

追缴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以为只是要回来,其实远不止如此

你有没有在新闻里听过“某某官员因贪污被追缴违法所得”?或者在法院判决中看到“依法追缴赃款赃物”?听到“追缴”这个词,你第一反应是不是觉得——就把东西要回来? 但真相,追缴比“要回来”复杂得,它法律术语,更一把正义的利剑,直指违法所得的根源。 那追缴到底是什么意思?咱们就来掰开揉碎...

职业病是指什么?很多人以为只是累出来的病,其实远不止如此!

职业病什么很多人以为只是累出来的病,其实远不止如此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天在工厂里闻着刺鼻的气味,几年下来鼻子越来越敏感;或者长期对着电脑,颈椎僵硬得像块木头,医生说你这“职业颈椎病”;再比,建筑工常年接触粉尘,最后被诊断尘肺病……这些,其实都可能法律意义上的“职业病”。 但问题,职业病到底什么?它和我们平时说的“工作太累导致...

法律文书是什么?很多人以为只是打官司用的文件,其实远不止如此!

法律文书是什么很多人以为只是打官司用的文件,其实远不止如此

签合同的时候,总觉得条款拗口难懂;被公司辞退时,收到一纸通知却知道该受;朋友劝你“赶紧写个借条”,你却知道从何下手……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其实都离开一个核心工具——法律文书。 法律文书到底是什么?它就用法律语言写成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书面文件,它不是冷冰冰的条文堆砌,而你与...

应付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以为只是欠钱,其实远不止如此!

应付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以为只是欠钱,其实远不止如此

“这笔钱先应付一下,下个月再说。” 或者在财务报表里看到“应付账款”这个词,心里嘀咕:“应付到底是什么意思”?必须还?还拖?” 咱们就来好好唠一唠这个看似简单,则暗藏玄机的词——“应付”。 别小看这两个字,它在法律、财务、甚至是人情世故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应付”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