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本案件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
辛辛苦苦打赢了官司,法院也判了对方赔钱,结果对方就是不执行,法院执行了半年一年,最后却告诉你“这个案子已经终本了”?你一脸懵:“终本案件什么意思?”是不是意味着我的钱再也拿不回来了?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让很多胜诉当事人“心凉半截”的词——终本案件。
咱们得明白,“终本”不是“终结”,它全名叫“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因客观原因暂时无法继续推进,依法做出的一种程序性处理。说白了,暂时没辙了,先挂起来”,但绝不等于“彻底没戏了”。
举个例子:老王起诉老李欠款10万元,法院判决支持,老王申请执行,法院查了老李的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结果发现——啥都没有!老李名下没房没车,银行卡余额不到200块,人还躲着不见,执行法官也联系不上,这种情况下,法院就会依法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也就是我们说的“终本”。
重点来了:终本≠放弃执行!
一旦案件被终本,法院并不会完全撒手不管,根据规定,终本后,法院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同时每半年自动通过执行系统查控一次财产。只要发现对方有财产线索,比如突然买了房、换了新车、工资到账,执行程序立马可以恢复!
作为申请执行人,你也不是只能干等,你可以主动提供线索,比如发现对方在某个公司上班、名下有隐匿的房产、或者用他人账户收钱等等,只要你提供有效证据,法院核实后,就可以立即恢复执行,继续追讨欠款。
那很多人会问:终本之后,我还能做点啥?
第一,保持关注被执行人的动态,比如社交平台晒生活、朋友圈晒车晒房,都可能是线索。
第二,定期联系执行法官,了解是否有新查控结果。
第三,考虑委托专业律师做财产线索调查,比如通过合法途径查对方的工商登记、配偶名下资产等,往往能发现突破口。
建议参考:
如果你的案件已经被终本,千万别灰心。终本只是执行路上的“暂停键”,不是“终止符”,建议你保存好终本裁定书,定期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同时积极搜集财产线索,一个电话、一条微信转账记录,就能让沉寂已久的案件“起死回生”。
相关法条参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一十七条:
“经过财产调查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在申请执行人签字确认或者执行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并经院长批准后,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试行)》第一条:
“人民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已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被执行人报告财产;
(二)已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发现的财产不能处置;
(三)已依法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消费等措施;
(四)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已依法予以查找;
(五)申请执行人不能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第九条明确规定: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恢复执行,申请恢复执行不受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
小编总结:
“终本案件什么意思”?它不是终点,而是执行程序中的一个“中场休息”,法律并没有放弃你,法院系统依然在后台默默监控着被执行人的财产动向。关键是你自己不能放弃希望,执行难,但不是无解,只要保持警觉、积极行动,终本的案件,照样能“复活”!你的权益,值得被持续守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