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的条件和法定程序
收养应具备无子女或只有一名子女等条件,法定程序包括申请、审查等环节。
收养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行为,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和遵循法定程序。
收养的条件主要有:收养人须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年满三十周岁。如果是无配偶者收养异性子女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
而收养的法定程序如下:收养人、送养人双方需达成一致意见,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民政部门收到收养登记申请书及有关材料后,应当自次日起 30 日内进行审查。审查包括对收养人条件、送养人资格等方面的核实。经审查合格的,准予登记,发给收养登记证。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收养关系成立后,公安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被收养人办理户口登记。
收养对于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和福祉至关重要,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只有在满足条件并遵循法定程序的情况下,收养行为才是合法有效的,才能确保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时,社会也应当加强对收养行为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出现非法收养等问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八条
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
(五)年满三十周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