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险二金包括什么?别再搞混了,一文讲透你的隐形福利!
面试时HR说“我们提供七险二金”,你点头如捣蒜,心里却嘀咕——七险二金包括什么?不是常说“五险一金”吗?怎么突然升级成“七险”了?是不是企业画大饼?还是自己out了?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开揉碎地讲清楚:七险二金到底包括什么?它和传统“五险一金”有什么区别?值不值得为它跳槽?
“五险一金”打底,“七险二金”是升级版福利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大家耳熟能详的“五险一金”: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失业保险
- 工伤保险
- 生育保险
- 住房公积金(一金)
这“五险一金”是国家强制要求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障,属于法律底线。
而“七险二金”呢?它是在此基础上的企业自主升级福利,并非国家强制,而是某些高福利企业为了吸引人才、提升员工归属感而额外提供的保障体系。
“七险”比“五险”多了哪两险?“二金”又多了什么金?往下看!
“七险”到底多出哪两险?
“七险”通常是在“五险”基础上,增加了以下两种商业保险:
补充医疗保险(也叫“企业补充医保”)
- 作用:报销医保目录外的自费药、高端检查、特需门诊等,大大减轻看病负担。
- 举例:你住院花了5万,医保报了3万,剩下2万原本自付,但有了补充医疗,可能再报1.5万,个人只掏5000。
长期护理保险或意外伤害保险(视企业而定)
- 长期护理险:针对失能老人或长期卧床人群的照护费用补偿,目前在试点阶段,部分企业提前布局。
- 意外险:覆盖上下班途中、出差期间的意外身故、伤残、医疗费用,保额高、赔付快。
“七险” = 五险 + 补充医疗 + 长护险/意外险
“二金”比“一金”多了啥?
“一金”是住房公积金,那“二金”呢?
多出来的“一金”通常是:
✅企业年金(也称“职业年金”)
- 性质:企业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类似“养老储蓄账户”。
- 运作方式:企业和员工共同缴费,资金进入个人账户,退休后可按月或一次性领取。
- 举例:你月薪1万,企业年金按5%缴纳,每月你出250,企业出250,一年存6000,30年就是18万+投资收益,相当于多一份养老金。
“二金” = 住房公积金 + 企业年金
哪些单位能提供“七险二金”?
别指望所有公司都能给,目前能提供“七险二金”的,基本集中在:
- 央企、国企(如中石油、国家电网)
- 大型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公司总部)
- 顶尖互联网大厂(如腾讯、华为)
- 高端外资企业(尤其是欧美500强)
这些企业财力雄厚,注重员工长期激励和稳定性,“七险二金”就是他们留住人才的“王炸组合”。
企业说“七险二金”,你该怎么判断真伪?
⚠️ 注意:有些企业会“文字游戏”,
- 把普通团体意外险说成“第七险”
- “二金”其实是住房公积金+企业福利基金(不能提现、无归属权)
教你三招识破套路:
- 看合同是否明确写入:补充医疗、企业年金必须写进劳动合同或员工手册,否则无效。
- 问清缴费比例和归属:企业年金是否有“归属期”(比如满3年才100%归你)?
- 查是否接入国家系统:企业年金由专业机构托管,可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查询。
建议参考:如果你在求职,该怎么看待“七险二金”?
✅优先考虑提供“七险二金”的企业,尤其是补充医疗和企业年金,这是实打实的长期财富积累。
✅ 年轻人别只看月薪,“隐性福利”才是决定你十年后生活质量的关键,一场大病、一次失业、退休后的收入差距,都可能因这些保障而改写人生。
✅ 如果企业只提“七险二金”但从不落地,或模糊其词,建议谨慎对待,福利再好,拿不到手都是空谈。
相关法条参考(真实有效):
《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企业年金办法》(人社部令第36号)第六条
“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完全积累,为每个参加人建立个人账户。”《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五条
“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16〕80号)
明确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支持企业参与补充保障体系建设。
“七险二金包括什么?”现在你清楚了吗?
它不是噱头,而是高福利企业的标配,是对你健康、养老、住房全方位的长期守护。
五险是底线,七险是关怀;一金是基础,二金是远见。
当你在选择工作时,别只盯着工资条上的数字,真正值钱的,往往是那些看不见的保障。
下一次听到“我们有七险二金”,你可以微微一笑,淡定回一句:
“哦,补充医疗和企业年金是吧?合同里写清楚了,我就来。”
这才是职场人的底气。
七险二金包括什么?别再搞混了,一文讲透你的隐形福利!,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