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拆迁户没交社保,补偿款能要回来吗?听听律师怎么说

老张一家去年赶上了城市更新项目,欢天喜地签了拆迁协议,拿到了一笔可观的补偿款,可最近村里干部找上门,说老张过去几年都没按规定交社保,现在要从他家的拆迁补偿款里“扣钱”补缴,老张懵了:“这补偿款是政府赔我房子和地的钱,跟我以前交没交社保有啥关系?这钱能扣吗?” 类似老张的困惑,在拆迁户中并不少见。

这里存在一个根本性的认识误区:将拆迁补偿款与社保缴费义务强行捆绑,甚至试图用补偿款“抵偿”未缴社保费,在法律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

  1. 性质截然不同,岂能混为一谈?

    • 拆迁补偿款:这是对拆迁户合法财产(房屋、土地及其附属权益)因征收行为而遭受损失的法定经济补偿,它的核心是财产权的等价交换,依据的是《民法典》物权编及《土地管理法》等相关规定,这笔钱,是你的合法财产。
    • 社保缴费义务:这是公民(或用人单位)依据《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履行的一种法定义务,其目的是建立个人社会保障账户,为未来养老、医疗等提供保障,这是你应尽的义务。

    简单说,补偿款是“赔你东西被拆的钱”,社保是“你该交给国家的保障费”,两者风马牛不相及。政府或村集体以未缴社保为由克扣、截留、冲抵拆迁补偿款,实质上是将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错误地混淆了

  2. 法律不溯及既往,补偿款不是“万能抵扣券”社保缴费义务发生在过去特定的时间段内,拆迁补偿协议签订及款项支付,发生在当下。不能用现在的补偿款去“偿还”过去未履行的行政法上的缴费义务,社保费的追缴,应由社保征收机构依法定程序进行,比如发出催缴通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而非简单粗暴地从补偿款中扣除。

  3. 警惕“土政策”陷阱实践中,有些地方可能依据自行制定的“土政策”或“村规民约”,规定拆迁户必须结清历史社保欠费才能领取全额补偿款。这类规定若与《社会保险法》、《土地管理法》等上位法相冲突,应属无效。《立法法》明确规定,下位法不得违反上位法。

律师给你的关键行动建议:

  1. 握紧证据是关键务必妥善保管好你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补偿款计算明细单、银行收款凭证等所有原始文件。若遭遇克扣,要求对方出具加盖公章的书面扣款依据和明细说明(证明扣了多少、以何名目扣的),这是日后维权的基石。
  2. 沟通协商是首选(但需策略):尝试与负责拆迁的部门(街道办、拆迁指挥部、村委会等)沟通,清晰阐明上述法律观点。明确指出以社保欠费为由克扣补偿款缺乏法律依据,要求其依法全额支付补偿款。沟通过程可录音(合法范围内)。
  3. 专业律师是你坚实的后盾:若沟通无效或遭遇明显不公对待,切勿拖延,务必尽快咨询并委托专业处理征地拆迁纠纷的律师,律师会:
    • 全面审查协议和扣款依据的合法性;
    • 精准发送律师函进行法律威慑;
    • 代理你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民告官),要求撤销违法扣款决定并返还被扣款项;
    • 若涉及村集体行为,可代理提起民事诉讼。
  4. 补缴社保是另一码事(要分渠道解决)对于确实存在的社保欠费问题,应主动联系当地社保经办机构(税务局),依法咨询补缴政策、流程和金额,另行解决。这是你的义务,但绝不应与拆迁补偿款混为一谈。

支撑你主张的坚实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第二百四十三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征收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征收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 第一百一十三条: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条: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 第六十条: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 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
    • 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明确规定了征收机构的法定追缴程序)。
  •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八十八条: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第九十二条:...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小编总结:拆迁补偿款是你合法财产权的“等价物”,社保缴费是你应尽的法定义务,两者分属不同法律领域,泾渭分明。任何以“未缴社保”为由克扣、截留、冲抵你应得拆迁补偿款的行为,都缺乏法律根基,你有理有据说“不”!遭遇这种情况,握紧协议证据,理直气壮沟通,果断寻求专业法律帮助。该拿的补偿一分不能少,该缴的社保依法去补缴,这才是法律框架下的正解。别让糊涂账,寒了拆迁户的心。

拆迁户没交社保,补偿款能要回来吗?听听律师怎么说,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331682.html

拆迁户没交社保,补偿款能要回来吗?听听律师怎么说的相关文章

离婚时没有财产还能要补偿吗?听听律师怎么说

离婚时有财产还能要补偿吗听听律师怎么说

许多夫妻走到离婚这一步时,常面临“无房无车无存”的窘境,不少人疑惑:“离婚时如果双方有共同财产,还能要求对方给补偿吗?” 答案是肯定的!即使有共同财产分割,法仍为弱势一方提供了争取经济补偿的通道。**为什“无财产”也主张补偿?离婚补偿的核心逻辑并非单纯分割现有资产,而是对婚姻中付出较多义...

离职后社保断缴,是自由还是陷阱?听听律师怎么说!

离职后社保断缴,是自由还是陷阱?听听律师怎么说

“终于解脱了!离职后终于不用再交社保了!” 很多朋友在告别职场时,或许都带着一丝轻松,甚至主动掐断了社保缴费的“负担”,表面看,每月省下几百上千元,钱包似乎鼓了一点。但这短暂的“自由”,往往伴随着看不见的权益堤坝在悄然溃决。 在我经手的案例中,张女士的经历尤为典型,离职后,她认为“反正不工作了,...

婚后财产公证给一方了能反悔吗?听听律师怎么说

婚后财产公证给一方了反悔听听律师怎么说

婚姻是人生大事,财产分配更是敏感话题,不少夫妻为了“安全感”或避免纠纷,选择将婚后财产公证给一方,但如果一方事后反悔,公证协议还推翻?今天我们从法角度分析这个问题。核心问题:公证协议否单方撤销?根据《民法典》规定,婚后财产公证协议属于夫妻双方自愿达成的书面约定,一旦公证完成,即具备法效力,...

离婚协议书补充协议需要公证吗?听听律师怎么说

离婚协议书充协议需公证听听律师怎么说

不少夫妻在离婚后因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问题需修改原离婚协议,此时往往会签订一份充协议,但离婚协议书充协议需公证?这个问题让许多人感到困惑,有人认为公证险”,也有人觉得多此一举,今天就从法角度为大家详细解答。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离婚协议及充协议属于双方自愿达成的民事合同,合法且...

单方婚前个人财产公证有必要吗听听律师怎么说

婚姻是爱情的归宿,但财产问题却常成为感情中的“隐形地雷”,尤其在当今会,个人财产形式多样(如房产、股权、知识产权等),单方婚前个人财产公证逐渐成为理性选择,但很多人疑惑:“自己一方做婚前财产公证,会不会伤感情?法上真的有必要吗?”为什单方婚前财产公证越越受关注?婚前财产公证并非“不信任”,而...

夫妻共同财产一方可以单独处理吗?听听律师怎么说

夫妻共同财产一方可以单独处理听听律师怎么说

生活中,许多夫妻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一方在未征得配偶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卖掉房子、转走存或投资理财,这种行为合法?夫妻共同财产到底否由一方单独处理?今天就从法角度为大家详细解答。一、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权,法如何规定?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工资、生产经营收益、...

夫妻自愿离婚签订的协议必须公证吗?听听律师怎么说

夫妻自愿离婚签订的协议必须公证听听律师怎么说

双方自愿签好的离婚协议,到底需不需去公证处公证?毕竟离婚协议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关键问题,很多人担心不公证会影响法效力,今天就从法角度为大家详细解析。一、离婚协议公证并非法强制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76条,夫妻自愿离婚时,只需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

离婚时孩子名下的存款算夫妻共同财产吗?听听律师怎么说

离婚时孩子名下的存算夫妻共同财产听听律师怎么说

许多夫妻离婚时,最揪心的除了感情破裂,还有财产分割问题,尤其是当孩子名下有一笔存时,争议往往随之而:这笔钱到底算孩子的个人财产,还是父母的共同财产? 今天我们就从法角度,帮您理清关键问题。一、孩子名下的存,法如何认定?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父母为子女存入的存,若明确属于赠与性质,则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