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社保一个月交多少?打工人最关心的缴费明细全揭秘!
你是不是也经常在发工资后,看着工资条上那一串“社保扣款”数字发愣?心里嘀咕:我在昆山上班,社保一个月到底要交多少钱?这笔钱到底划不划算?公司交了多少?我自己又要掏多少?咱们就来一次说清楚、讲明白,不绕弯子,不玩术语,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昆山社保的缴费逻辑掰开揉碎讲给你听。
昆山社保包含哪些项目?
首先得搞清楚,我们常说的“社保”,其实是五险的统称: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失业保险
✅ 工伤保险
✅ 生育保险
这五项中,前三个是个人和单位共同缴纳,后两个由单位全额承担,个人不用出一分钱,所以你每月工资里被扣的钱,主要来自前三项。
昆山社保缴费标准怎么算?
社保缴费不是固定金额,而是根据“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来计算的,而这个基数,又和你的工资、当地社平工资挂钩。
截至2024年,江苏省公布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如下(适用于昆山):
- 月缴费基数下限:4494元
- 月缴费基数上限:24042元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月工资低于4494元,按4494元算;高于24042元,按24042元封顶;在区间内的,则按实际工资作为基数。
举个例子:小李在昆山一家制造企业上班,月薪6000元,公司按实际工资申报社保,那么他的社保缴费基数就是6000元。
个人和单位各交多少?明细来了!
以下是昆山地区2024年社保缴费比例(参考江苏省统一标准):
项目 | 个人缴费比例 | 单位缴费比例 |
---|---|---|
养老保险 | 8% | 16% |
医疗保险 | 2% | 9% |
失业保险 | 5% | 5% |
工伤保险 | 0% | 2%-1.9%(按行业风险浮动) |
生育保险 | 0% | 1% |
注意: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全部由单位承担,个人不缴费。
实际算一笔账:月薪6000元,在昆山一个月社保交多少?
我们以月薪6000元为例,来算一算:
个人部分(从工资里扣):
- 养老保险:6000 × 8% =480元
- 医疗保险:6000 × 2% =120元
- 失业保险:6000 × 0.5% =30元
✅个人合计每月缴纳:630元
单位部分(公司为你交):
- 养老保险:6000 × 16% = 960元
- 医疗保险:6000 × 9% = 540元
- 失业保险:6000 × 0.5% = 30元
- 工伤保险:按0.7%估算 ≈ 42元
- 生育保险:6000 × 1% = 60元
✅单位合计每月缴纳:约1632元
看到没?你每个月只掏了630元,公司却要为你额外支付超过1600元!这笔“隐形福利”,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它的价值。
缴费金额会变吗?什么情况下会上下浮动?
当然会变!主要有三种情况:
每年7月调整缴费基数
江苏省一般在每年7月根据上年度社平工资调整社保基数上下限,届时你的缴费金额可能会微调。工资变动
如果你加薪或降薪,且在基数范围内,社保也会跟着变。换工作或参保类型不同
比如从职工社保转为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比例和金额都会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在昆山交社保多少钱?
如果你是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也可以自己交社保(通常只交养老+医疗)。
2024年昆山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参考:
- 养老保险:按月基数4494元 × 20% =约899元/月
- 医疗保险:按基数4494元 × 10% =约449元/月
✅ 合计约1348元/月
虽然比职工个人部分贵,但好处是退休后养老金计算方式一致,适合没有单位的人群。
建议参考:怎么查自己交了多少社保?
✅特别提醒:如果公司按最低基数甚至不给你交社保,属于违法行为!一定要及时维权。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在规定期限内向社保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江苏省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第十条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按照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确定,不得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缴费基数。
“昆山社保一个月交多少”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但有清晰的算法。
关键在于你的工资水平、缴费基数和参保类型,对于大多数月薪6000左右的打工人来说,每月个人缴费大约在600-700元之间,而公司为你承担的部分往往是这个数字的两倍以上。
别再觉得社保是“被扣钱”,它其实是你未来养老、看病、失业时最坚实的后盾。
尤其在昆山这样经济发达的城市,按时足额缴纳社保,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对自己负责。
下次看到工资条上的“社保扣款”,别皱眉,要安心——那不是损失,是你在为未来的自己存下一份稳稳的保障。
昆山社保一个月交多少?打工人最关心的缴费明细全揭秘!,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如果你还有“昆山社保怎么补缴”“断缴影响”等问题,欢迎留言,我们下期继续深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