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1万多3个月了,会被起诉吗?还能翻身吗?
某天手机一震,一条催收短信跳出来,“您已逾期90天,请立即还款,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那一刻,心猛地一沉,手心冒汗。
网贷逾期1万多3个月了,听起来不多不少,但压在心头,却像一块搬不走的石头,你开始担心:会不会被起诉?征信是不是已经烂了?以后还能贷款买房吗?亲戚朋友知道了会不会看不起我?
别慌,今天咱们就坐下来,像朋友聊天一样,把这件事掰开揉碎,说个明白。
逾期3个月,平台到底会怎么做?
1万多的金额,虽然不算巨额,但已经完全达到了平台启动法律程序的门槛。
大多数正规网贷平台(比如借呗、京东金条、微粒贷等)在你逾期超过90天后,会将账户标记为“严重逾期”,并进入“不良资产”处理流程。
这时候,平台通常会做三件事:
加大催收力度:电话、短信、甚至联系你预留的紧急联系人,有些第三方催收公司手段比较激进,可能会让你感到被骚扰。但请注意:任何形式的恐吓、辱骂、威胁都是违法的。
上报征信系统:是的,你的征信记录已经留下“污点”,连续3个月逾期,会被记为“连三”,这是银行最忌讳的信用表现之一,未来两年内想办信用卡、房贷、车贷,基本会被拒之门外。
转让债权或准备起诉:部分平台在逾期90天后,会把你的债务打包卖给催收公司;而有些资金方(尤其是持牌金融机构)则可能直接走诉讼程序。
会被起诉吗?概率有多大?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实话告诉你:有被起诉的可能,但不是100%。
是否起诉,主要看三个因素:
- 贷款平台性质:如果是银行或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如招联金融、马上消费金融),起诉概率较高;
- 你的还款态度:如果你一直失联、拒绝沟通,平台更倾向于走法律程序;
- 你的还款能力:如果你有房有车有收入,平台觉得“有钱可执行”,起诉动力更强。
如果你主动联系平台,表达还款意愿,哪怕只能分期还,很多平台愿意协商,避免走诉讼流程。
现在该怎么办?别等“雪崩”才后悔
很多人逾期后选择“逃避”,不接电话、换号码、假装失联。这是最糟糕的应对方式。
正确的做法是:直面问题,主动出击。
- 整理债务清单:把所有逾期平台、本金、利息、逾期天数列清楚,做到心中有数。
- 主动联系平台:说明自己的经济困难,申请“延期还款”或“分期还款”,很多平台有“困难帮扶计划”,尤其是疫情期间保留的政策,部分仍可申请。
- 优先处理可能起诉的平台:比如你发现某个平台已经发了“律师函”或“诉前调解通知”,要优先处理。
- 避免以贷养贷:不要再借新还旧,这只会让窟窿越来越大。
法律不是洪水猛兽,但要懂规则
很多人怕“坐牢”,其实单纯的网贷逾期不构成刑事犯罪,除非你有“恶意骗贷”行为(比如伪造资料、借钱后挥霍跑路)。
但民事责任是逃不掉的,一旦被起诉,法院判决后你仍不还款,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赖”。
那时,你将面临:
- 限制高消费(不能坐高铁、飞机,不能住星级酒店)
- 工资账户被冻结
- 房产车辆可能被拍卖
别等判决书下来才后悔,现在就是最好的解决时机。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面临“网贷逾期1万多3个月了”的困境,建议你:
- 立即停止逃避,主动联系贷款平台协商还款;
- 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哪怕每月还500元,也比不还好;
-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和还款凭证,防止日后纠纷;
- 如压力过大,可寻求专业法律或债务咨询帮助,很多城市有公益法律援助。
相关法条参考:
-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国家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被告、有具体诉求和事实理由等条件。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法院可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网贷逾期1万多3个月了,不是世界末日,但也不是可以无视的小事。
它像一场小火苗,现在扑灭还来得及;若任其蔓延,终将烧毁你的信用、自由甚至家庭生活。
真正的勇敢,不是不犯错,而是犯错后敢于面对、积极解决。
你欠的不是平台,是你对自己的承诺。
从今天起,打一个电话,发一条信息,迈出第一步——
翻盘的机会,永远留给愿意自救的人。
网贷逾期1万多3个月了,会被起诉吗?还能翻身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文章原创,禁止抄袭,如你正面临债务困扰,欢迎留言交流,我们陪你一起走出阴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