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综合> 正文内容

利率三厘是多少?别被三厘绕晕了,听我给你掰扯明白!

“姐,我们这有个超划算的贷款,月利率才三厘!”
或者听朋友说:“我借给他钱,说好利息三厘,一年算下来也没多少。”
你一听,好像不贵,心里一盘算:三厘……是不是0.3%?还是3%?
等等,先别急着点头,咱们今天就来好好唠唠——利率三厘到底是多少?

“三厘”到底是什么单位?别被老说法搞糊涂!

咱们得搞清楚,“厘”这个字,在金融和民间借贷里,不是百分数,也不是小数点,而是一个传统利率单位
很多人一听“三厘”,第一反应是0.3%,但其实——大错特错!

在咱们国家的民间借贷语境中,“一分”等于1%,那“一厘”就是0.1%。

👉月利率三厘 = 0.3% / 月
👉年利率三厘 = 3.6% / 年(0.3% × 12个月)

划重点:
如果你借10万元,月利率三厘,那每个月的利息就是:
10万 × 0.3% =300元
一年下来就是300 × 12 =3600元,年化利率正好是3.6%。

听起来不高?没错,这其实在合法范围内,甚至比银行某些贷款还便宜。
但问题来了——很多人把“三厘”和“三分”搞混,那可就差了十倍!

警惕“三厘”和“三分”的一字之差,利息差出一辆车!

“三分”是3%每月,年化就是36%!
同样是10万,月息3%,一个月就是3000块,一年3.6万——这已经远远超过法律保护的利率上限了!

当你听到“三厘”时,一定要确认是“月利率”还是“年利率”,是“厘”还是“分”
口头说的“三厘”,多数指月利率,但白纸黑字必须写清楚,否则将来打官司,可能说不清。

法律上怎么认定“三厘”?白纸黑字最重要!

我处理过不少民间借贷纠纷,很多案子起因就是——双方对“三厘”理解不一致
有人说是年利率0.3%,有人说是月利率0.3%,最后法院怎么判?

答案是:看证据,看约定,看交易习惯。

如果借条上只写“利息三厘”,没有注明是年还是月,法院通常会结合当地习惯、支付频率、金额大小来判断。
在大多数地区,“三厘”默认指月利率0.3%,但这不是绝对的!

我强烈建议:
无论你是借钱还是放贷,利息必须写清楚!

✅ “月利率0.3%(即三厘)”
✅ “年利率3.6%”
✅ 或者直接写“年化利率3.6%,按月支付”

别图省事,一句话能省下几万块的纠纷成本。


✅ 建议参考:签借条时,这样写最保险!

  1. 明确利率单位:写清是“年利率”还是“月利率”。
  2. 数字+文字双保险:年利率3.6%(大写:百分之三点六)”。
  3. 避免使用“厘”“分”等模糊词,除非加括号注明换算。
  4. 约定利息支付方式:按月付?到期一次性还?
  5. 保留转账记录:现金交付风险高,银行或电子转账最安全。

口头承诺不如白纸黑字,感情再好也得立字为据。


📚 相关法条参考(现行有效):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部分除外。”

    截至2024年,一年期LPR约为3.45%,四倍即8%
    年利率超过13.8%的部分,法院不支持。

👉月息三厘(年化3.6%)完全合法,且远低于保护上限。


“利率三厘是多少?”——答案是:月利率0.3%,年化3.6%。
这个利率不高,属于合理范围,常见于亲友借贷或小额民间借款。
但关键在于:必须写清楚,避免歧义!

别小看“厘”和“分”的一字之差,它可能让你多付几万块利息,也可能让借款人赖账成功。
法律不保护模糊的约定,只保护清晰的证据。

下次有人跟你说“利息三厘”,别急着答应,先问一句:
“您说的是月利率三厘,年化3.6%,对吧?咱写进借条里?”
一句话,守住你的钱袋子。

懂一点法律,不是为了防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

利率三厘是多少?别被三厘绕晕了,听我给你掰扯明白!,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313720.html

利率三厘是多少?别被三厘绕晕了,听我给你掰扯明白!的相关文章

用益物权是什么意思?听我给你掰扯明白!

用益物权什么意思?听我给你掰扯明白

亲戚在乡下有块地,自己不种,租给别人种果树,每年收点租金;或者家老房子还没过户,但允许人长期住着?这些看似“不自己的东西却能用”的情况,其实背后都藏着一个法律概念——用益物权。 那到底用益物权什么意思呢?急,今天咱们就来用大话,把这事儿从根儿上讲清楚。 用益物权,就是你虽然不拥有某样...

统筹基金到底是个啥?听我给你掰扯明白!

统筹基金到底个啥?听我给你掰扯明白

有没有在看病报销的时候,到过“这个费用走统筹基金报”这句话?一头雾水,心想:统筹基金?着像财务术语,又像政府专有名词,跟有啥关系?急,今天咱们就来聊点实在的——到底什么统筹基金?它怎么影响的生活? 统筹基金,就咱们医保体系里的“大池子”,每个月交的医保钱,不全进个人账户...

统筹基金到底是个啥?听我给你掰扯明白!

统筹基金到底个啥?听我给你掰扯明白

有没有在看病报销、社保缴费、或者单位发福的时候,到过“统筹基金”这个词?一头雾水,觉得这词儿又官方又拗口,像极社保局窗口小哥嘴里蹦出的专业术语?急,今天咱们就来把“统筹基金”这个起来高大上、其实离你我生活特近的词,彻底讲明白! 统筹基金,就大家一块儿出钱、一块儿用钱,专门用来...

摊余成本到底是个啥?听我给你掰扯明白!

摊余成本到底个啥?听我给你掰扯明白

有没有在看财务报表、投资产品说书,或者理财顾问聊天时,突然冒出一个词——“摊余成本”?着挺专业,好像很高大上,但又总觉得摸不着头脑?急,今天咱们就用大话,把“摊余成本”这个看似复杂的概念,开揉碎讲清楚。 先来打个比方:假设花105元买一张面值100元的债券,这5元的差价就“溢...

小产权房到底是个啥?听我给你掰扯明白!

小产权房到底个啥?听我给你掰扯明白

“郊区现房,价格只要市区一半,全款拿下!”点进去一看,图片漂亮、价格诱人,但评论区总有人冷冷地甩一句:“这小产权房,小心踩坑。”这时候你是一头雾水:什么叫小产权房?它合法吗?能买吗?咱们就来把这事儿从根儿上捋清楚。 先说重点:所谓“小产权房”,并不一个法律术语,而一个民间俗称。 它指...

房改房到底是个啥?听我给你掰扯明白!

房改房到底个啥?听我给你掰扯明白

有没有在买房的时候,到过“房改房”这个词?一头雾水,心里嘀咕:这玩意儿商品房?还公房?能买吗?有产权吗?急,今天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给你把“什么房改房”这件事,从根儿上讲清楚! 咱们先来打个比方——爸妈那辈人,很人单位分过房子,住着挺舒服,但那时候房子不归自己,叫“公房”...

有责底薪到底是个啥?听我给你掰扯明白!

有责底薪到底个啥?听我给你掰扯明白

有没有在找工作的时候,看到招聘信息上写着“有责底薪4000元”?当时心里一咯噔:这“有责底薪”底薪还底薪?难道不达标就一分没有?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让不人一头雾水的词——“有责底薪”。 先说结论:有责底薪 ≠ 无条件拿到底薪,它起来像“底薪”,但其实暗藏玄机,很求...

统筹医保到底是个啥?听我给你掰扯明白!

统筹医保到底个啥?听我给你掰扯明白

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去医院看病,刷医保卡的时候,医生说:“这个项目走统筹,能报。”或者“这个得自费,不进统筹。”一头雾水,心里嘀咕:什么叫统筹医保? 它和们平时说的“医保”有啥区医保就自动进统筹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医保老炮的身份,跟好好唠一唠这事儿。 先说结论: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