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金融债务> 正文内容

同程旅游网贷逾期利息3000多,到底冤不冤?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时手头紧,想着通过旅游平台的“先游后付”或“分期出游”服务缓解压力,结果一不小心逾期了,回头一看账单——光利息就冒出来3000多?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也太高了吧!是不是平台在“割韭菜”?

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自己在“同程旅游”使用了相关信贷服务后,因短期资金周转问题出现逾期,结果短短几个月,逾期利息竟然累积到三千多元,有人甚至本金才借了五六千,结果利息快赶上本金了,这到底是正常计息,还是平台“套路”深?

同程旅游网贷逾期利息3000多,到底冤不冤?

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清楚:同程旅游的网贷逾期利息为什么会这么高?合法吗?有没有可能维权?

要明确一点:同程旅游本身不是银行,也不是持牌金融机构,但它合作的往往是正规的消费金融公司或互联网小贷平台,比如同程金服、同程小贷,或者与第三方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程易贷”“程享分期”等产品,这些产品本质上属于消费类个人信用贷款,受《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金融监管相关规定的约束。

那为什么逾期利息会这么高?关键在于计息方式和逾期罚息规则

很多用户在申请时,只看到“日息万五”“年化利率18%”这样的宣传,觉得还行,但一旦逾期,除了正常利息,还会叠加逾期罚息、违约金、服务费等多项费用,有些平台的合同里写得清清楚楚:逾期一天,按未还金额的0.1%收取罚息,再加上复利计算,几个月下来,3000多的利息确实不是天方夜谭。

更关键的是,很多用户根本没仔细看合同条款,特别是手机端操作时,一键勾选“已阅读并同意协议”,其实跳过了几十页的用户协议和借款合同,等到逾期被催收、账单飙升,才傻眼。

重点来了:这种高额利息是否合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为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比如2024年一年期LPR是3.45%,四倍就是13.8%,超过这个部分,法院不支持。

但注意!这个规定主要适用于“民间借贷”,如果是持牌金融机构(如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发放的贷款,其利率标准可能不受LPR四倍的限制,而是依据银保监会的相关规定执行,这意味着,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产品,即使年化利率超过20%,在合同合法、用户知情的前提下,可能仍被视为有效

问题的关键不是“利息高不高”,而是平台有没有尽到充分告知义务?合同是否显失公平?是否存在诱导性宣传?

举个例子:如果平台在推广时只强调“低门槛、秒到账”,却把高额罚息藏在不起眼的角落,或者用极小的字体提示,这就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这时候,用户完全可以主张部分利息不合理,要求协商减免。


给你的几点实用建议:

  1. 别慌,先查合同,登录同程旅游App或合作金融平台,找到当初签署的借款协议,重点看“逾期责任”“罚息计算方式”“年化利率”这几项。
  2. 计算真实年化利率,不要只看日息万五,要把所有费用(服务费、管理费、保险费)加起来,算出实际APR(年化百分率),看是否超过合理范围。
  3. 主动联系平台协商,如果你确实遇到困难,别等着催收电话轰炸。主动联系客服,说明情况,申请延期或分期还款,很多平台愿意协商,毕竟他们也不想走法律程序。
  4. 保留证据,包括借款记录、还款记录、催收短信、通话录音等,万一后续有争议,这些都是维权依据。
  5. 必要时寻求法律帮助,如果平台存在暴力催收、虚假宣传、违规收费等行为,可以向银保监会、12363金融消费者投诉热线或当地法院反映。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除外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 《互联网金融个人消费贷款业务规范》(行业指引):
    要求金融机构明确披露贷款利率、费用、逾期后果等关键信息,不得诱导消费者过度负债。


小编总结:

“同程旅游网贷逾期利息3000多”这件事,听起来吓人,但背后其实是金融产品复杂性与用户认知盲区的碰撞平台有没有问题?可能有,比如信息披露不充分,但用户自己有没有责任?也有,比如盲目借贷、忽视合同

我们不是反对消费金融,而是呼吁:借钱要理性,签字要清醒,逾期要面对,维权要依法,别让一次小小的旅游分期,变成压在心头的债务大山。

再美的风景,也抵不过一份清晰的合同,下次点“确认借款”前,多花三分钟看完条款,可能就省下三千块的利息。

同程旅游网贷逾期利息3000多,到底冤不冤?,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313511.html

同程旅游网贷逾期利息3000多,到底冤不冤?的相关文章

保险代理人自掏腰包买社保,到底冤不冤?

保险代理人自掏腰包买社保,到底冤不冤

王女士干了8年保险代理,天天风雨无阻拜访客户,业绩稳居团队前列,上个月她因腰椎手术住院,满以为公司会按职工待遇报销部分费用,却被告知:“你是代理人,是公司员工,社保得自己解决。”看着高额账单和空白的社保缴费记录,王女士的困惑与委屈难以言表——明明是靠着保险公司平台谋生,为何连最基础的社保保障都成了...

网贷逾期后被拍卖房子了?这事儿到底冤不冤?

网贷逾期后被拍卖房子了?这事儿到底冤不冤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打开手机,突然收一条法院通知——你名下的房子要被拍卖了?而且原因仅仅是因为几年前借了笔网贷逾期了几个月,没当回事……家没了? 听起来像电影情节,但现实中,这样的悲剧每天都在发生,很人以为“网贷嘛,又是银行款,拖几天没关系”,结果一拖再拖,债务越滚越,最后仅信用崩盘...

网贷没逾期,银行卡居然被锁了?这事儿到底冤不冤?

网贷逾期,银行卡居然被锁了?这事儿到底冤不冤

明明按时还,从没拖欠过一分钱,某天突然发现银行卡被冻结了,钱转出去,甚至连日常消费都受限,这时候你一脸懵:“我没逾期啊,怎么就‘中招’了?”更离谱的是,一查原因,竟和某笔网贷有关,于是你开始怀疑:网贷逾期也会锁银行卡吗?这背后到底是谁在“动手脚”?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件事。 咱们...

网商贷逾期一个小时就被关了?这到底冤不冤?

贷逾期一个小时就被关了?这到底冤不冤

明明只晚还了一个小时,系统却直接给你打上“逾期”标签,账户被冻结、信用受损,甚至被催收电话轮番轰炸?友在社交平台吐槽:“贷逾期一个小时就被关,这也太狠了吧?”一时间,“贷逾期一个小时被关”成了热议话题,这到底是平台“霸王条款”,还是用户自己没搞清楚规则?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 咱们得...

网商贷逾期十几天就被起诉?这事儿到底冤不冤?

贷逾期十几天就被起诉?这事儿到底冤不冤

最近后台收到不友留言,语气里带着焦虑和解:“我只是贷逾期了十几天,怎么平台就直接起诉我了?这也太狠了吧?”说实话,这个问题问得很有代表性,在如今这个“信用即财富”的时代,很人对网贷逾期的后果缺乏清晰认知,总以为“晚几天还款没什么大了”,可现实却狠狠打了脸——逾期十几天被起诉,真是危言...

贷逾期一天就被关闭?这事儿到底冤不冤

平时还款从拖沓,信用记录也一直良好,结果就因为贷逾期了一天,账户突然被系统提示“服务已关闭”?那一刻,是是感觉天都塌了?心里一万个问号:就迟了一天,至于吗?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个事儿,作为一名从业年的法律人,我见过太因为“小疏忽”引发“大麻烦”的案例,而“贷逾期一天被...

银行贷款逾期罚息怎么算?多还的钱到底冤不冤?

银行逾期怎么算?还的钱到底冤不冤

“银行逾期后,罚息到底怎么算?银行收的钱合理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背后却藏着容易被忽略的“计算陷阱”,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拆解银行逾期计算公式,帮你算清这笔“枉账”!**一、罚怎么算?关键看这2个数字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率有关问题的通知》,逾期的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

信用卡逾期费用怎么算?多还的钱到底冤不冤?

信用卡逾期费用怎么算?还的钱到底冤不冤

为什么逾期1万元,有人还300元,有人却要交600元? 揭开信用卡逾期费用的"双刃剑"机制 信用卡逾期费用并非简单的"欠少罚少",而是由滞纳金+循环利息构成的复合计算模型,根据央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逾期费用计算公式为:逾期费用 = 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 × 5% + 透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