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利率最高多少?很多人竟然连这个都搞错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朋友急用钱,找你借两万,说好一个月后还,利息给600块,你一听,好像不多,也就3%,可回头一算,月利率3%相当于年化36%,这已经远远超过了法律保护的上限!更离谱的是,有些人根本不知道“月利率最高多少”这个问题背后,藏着多少法律红线和血泪教训。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月利率最高到底能收多少?超过的部分合法吗?被高利贷坑了怎么办?
先说结论: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月利率并非没有上限,而是有明确的“两线三区”规定,就是合法保护、自然债务、无效债务三个区间。
受法律保护的年利率上限为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比如2024年1月公布的一年期LPR是3.45%,那么四倍就是13.8%,换算成月利率,大约是1.15%,也就是说,月利率超过1.15%的部分,法院是不支持的。
举个例子:你借出10万元,约定月利率2%,一年利息就是2.4万元,年化利率24%,但若此时LPR四倍只有13.8%,那么超过13.8%的部分(也就是10.2%)属于“无效利息”,借款人即使已经还了,也可以起诉要求返还。
这里要特别强调:很多人以为“只要对方自愿还,高利息也合法”,这是大错特错!法律不保护超出LPR四倍的利息,哪怕签了合同、打了收条,这部分也属于无效约定。超出法定上限的利息,不仅不受保护,还可能涉嫌高利转贷甚至非法经营。
更可怕的是,有些小额贷款公司、网贷平台打着“服务费”“管理费”“砍头息”的旗号,把实际利率包装得很低,但综合成本远远超标,比如借1万,到手只有8000,每月还1200,看似月息2%,实际年化可能超过50%!这种“隐性高利贷”更隐蔽,也更危险。
还有一点很多人忽略:这个利率上限是动态调整的,取决于借款合同成立时的LPR,不是按你现在起诉时的LPR算,而是按你当初借钱那天的LPR四倍来判断是否合法,签合同的时候就要留个心眼,查清楚当时的LPR是多少。
建议参考:
如果你是出借人,别为了多赚点利息就铤而走险。超过LPR四倍的利息不仅收不回来,还可能被反诉,建议在借款前明确利率,写进合同,保留转账记录,确保合法合规。
如果你是借款人,发现自己被收了过高利息,别忍气吞声。从借款之日起,所有超过法定上限的还款,都有权要求冲抵本金或返还,可以先和对方协商,协商不成,直接起诉,法院会依法核算。
附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第二次修正)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除外。”第三十一条:
“2020年8月20日之后新受理的一审民间借贷案件,借贷合同成立于2020年8月20日之后的,适用新的利率标准,即LPR四倍。”
小编总结:
别再被“月息3分”“砍头息”这些老说法忽悠了。月利率最高多少?答案很明确:不超过合同成立时LPR的四倍,换算成月利率,通常不超过1.15%,超过的部分,法律不认,法院不帮,你还可能踩上高利贷的雷,借钱不是儿戏,无论是借出还是借入,搞清楚法律底线,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合法的利息才能拿得安心,不该赚的钱,赚了也留不住。
月利率最高多少?很多人竟然连这个都搞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