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不含税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一文说清真相!

你有没有在购物、签合同、开发票时,看到“不含税价”这几个字,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不含税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我还能省一笔税?”
“含税和不含税到底差多少钱?”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彻底掰扯清楚——“不含税是什么意思”,这不仅是日常消费的小知识,更是企业经营、合同谈判甚至财务合规中的关键细节。

不含税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一文说清真相!


“不含税”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含税”指的是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中,没有包含应缴纳的税费,通常指增值税、消费税等流转税,换句话说,这个价格只是“纯商品价值”,税是另外算的。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
你去采购一批办公电脑,供应商报价“单价5000元,不含税”。
这意味着:5000元只是电脑本身的价格,如果适用13%的增值税税率,你还得额外支付5000×13% = 650元的税。
你最终要付的钱是:5000 + 650 =5650元(含税总价)

而如果对方写的是“含税价5000元”,那这5000元已经包含了税,实际商品价格其实是:5000 ÷ (1+13%) ≈ 4424.78元,税额约为575.22元。

关键点来了:
👉不含税价 = 纯商品/服务价格
👉含税价 = 不含税价 + 税额

很多消费者或采购方容易被“不含税价”误导,以为价格更便宜,但其实最终支付的总价可能一样,甚至更高——因为税是逃不掉的,只是谁来承担的问题


为什么“不含税”在商业中如此重要?

在企业之间的交易中,明确“不含税价”至关重要,原因有三:

  1. 财务做账需要清晰划分
    企业会计必须将收入、成本中的“不含税金额”和“税额”分开记录,这样才能正确申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

  2. 发票开具必须合规
    根据税务规定,发票上必须分别列明“金额”(即不含税价)和“税额”,如果你合同写的是“含税价”,但发票没写清楚,可能被认定为不合规发票,无法抵扣进项税。

  3. 合同谈判中的价格博弈
    很多公司在谈合作时会故意模糊“含税”与“不含税”,比如报价“10万元不含税”,实际总价可能高达11.3万元(按13%税率)。如果你没看懂“不含税是什么意思”,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多付了钱


常见误区:不含税 = 不用交税?大错特错!

有人以为“不含税”免税”或“不用交税”,这是典型的误解。
“不含税” ≠ “免税”

  • 不含税:价格里没含税,但交易发生后,该交的税还得交,只是没算进报价里。
  • 免税:国家政策允许某些项目不征税,比如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

不含税只是价格构成方式,不是税收优惠政策,哪怕合同写“不含税”,只要交易发生,税就跑不掉,区别只在于由买方还是卖方承担。


建议参考:签合同、开发票,务必写清楚!

为了避免后续纠纷,我给你的实操建议是:

在合同中明确标注:
“本合同总价为人民币XX元(不含税),增值税税率为X%,税额为XX元,合计含税金额为XX元。”

发票开具时核对三项信息:

  1. 不含税金额
  2. 税率
  3. 税额
    三者相加必须等于发票总金额。

如果是个人消费,也要留意
有些商家为了“显得便宜”,标“不含税价”,但开发票时又要求你额外补税——这其实是违规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开具发票或转嫁税负。


相关法条参考(真实有效)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六条
    “销售额为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
    → 说明税额应单独列示,不能混入价格。

  2. 《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
    “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
    → 要求发票必须清晰列明“金额”“税率”“税额”。

  3.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六条
    “买卖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标的物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违约责任等。”
    → 价款是否含税,属于合同核心条款,应明确约定。


“不含税是什么意思”?
它不是省钱的密码,而是价格透明的标尺。
不含税价 ≠ 便宜,含税价 ≠ 贵,关键在于你是否清楚每一笔钱到底花在哪。

无论是个人消费还是企业合作,看懂“不含税”的本质,就是守住自己的钱袋子,下次再看到“不含税价”,别急着心动,先算算含税总价,再决定要不要下单。

税,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搞懂它,才能避免踩坑,走得更稳。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在下次签合同、开发票、谈价格时,多一分底气,少一分迷茫。

不含税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一文说清真相!,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301404.html

标签:含税价

不含税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一文说清真相!的相关文章

房产依据是含税是不含税收入(房产依据是含税是不含税屋)

概述 近期,少财务员询问计基础否包增值。计基础否包增值直接影响我们要缴纳的款金额。本期小编就通过6大种为您解答这方面的疑问。财务员建议收藏! 内容 1.契的计算依据包括增值。具体情况: ()出售土地使用权、销售房屋,征收契的交易价格不含增值;实...

不含税金额怎含税金额(不含税金额怎额公式)

本篇章给大家谈谈不含税金额怎算,以及不含税金额怎含税金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要忘收藏本站喔。 本目录览:1、怎计算不含税金额2、不含税金额怎算3、不含税价格怎算4、知道含税金额怎计算不含税金额 怎计算不含税金额不含税金额乘率就是税。即:...

干股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一文讲透它的真正含义!

干股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一文讲透它的义!

“我拿的干股,出钱也能分红!”——听起来是不是很?但“干股”到底个啥?它合法吗?拿会惹上麻烦?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个在创业圈、股权激励中频繁出现的词——干股什么意思。 先结论:干股不是法律术语,而是一种俗称,指的是不出资或未实际出资,却享有公司分红权甚至部分表决权的股份安排,...

小产权房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一不小心就踩坑!

小产权房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一不小心就踩坑!

你有没有在买房时听过“小产权房”这个词?是不是觉得它听起来便宜又实惠,好像捡个大便宜?可你解小产权房什么意思吗?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楚,别等到钱交、钥匙拿,才发现房子根本“拿上台面”。 先结论:小产权房不是法律义上的“合法房产”,它没有国家颁发的动产权证书,能在正规的房地产市场...

印花的计依据怎含税是不含税(合同印花的计依据怎算)

本期我们就来说说印花的计算依据,并通过几个案例来明实际操作中需要注的事项。 01 合同所列金额与结算金额不一致 情况01 金额不一致,凭证上所列金额未发生变化。例如,7月初,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销售合同。合同金额为20万元,合同约定实行政府定价。7月底,因政府调价,实际支...

小规模季度超过30万是含税是不含税

法律解析: 小规模季度超过 30 万通常指的是不含税金额。 小规模纳税人季度销售额超过 30 万免征增值,这里的 30 万不含税销售额。在实际计算和判断否享受免政策时,需要将含税销售额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增值属于价外,在计算销售额时,需要将含税销售额除以(1+征收率)换算为...

底薪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真相原来是这样!

底薪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真相原来这样!

面试官“我们这底薪5000,绩效另算”,你听觉得还不错,结果干了一个月,工资条上赫然写着“实发3800”?这时候你心里可能就在嘀咕:底薪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到底包五险金?能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底薪是什么意思,这四个字背后,藏着少你知道的“潜规则”...

抚恤金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真相原来是这样!

抚恤金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搞错了真相原来这样!

你有没有在新闻里听过“家属获得抚恤金”?或者在单位听到同事“他父亲去世,单位给笔抚恤金”?但你楚抚恤金是什么意思吗?它是不是等同于遗产?能能继承?能能被债务追偿?今天咱们就来说清楚、讲明白,让你再被“抚恤金”这三个字糊弄过去。 先来个灵魂拷问:抚恤金给死的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