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认房认贷到底是个啥?买房前你真的搞懂了吗?

看中了一套心仪的房子,首付准备好了,贷款也查了征信,结果银行一句话就让你懵了:“您这属于‘认房认贷’,二套房利率,首付也得提高。”
这时候你一脸问号:“认房认贷是什么意思?”我又没贷过款,怎么就算二套了?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开揉碎,把“认房认贷”这个买房路上的“隐形门槛”彻底讲明白。


“认房认贷”到底在“认”什么?

“认房认贷”是银行和房管部门在审批房贷时,用来判断你购房套数和贷款资格的一套标准。
它同时“认”两样东西:你名下有没有房,以及你有没有过贷款记录。

认房认贷到底是个啥?买房前你真的搞懂了吗?

  • “认房”:指的是你在全国范围内是否拥有过住房,哪怕你已经把房子卖了,只要在系统里留过记录,就算“有房”。
  • “认贷”:指的是你个人征信系统里有没有过住房贷款记录,不管贷款还清没还清,只要贷过,就算“有贷”。

也就是说,哪怕你现在名下没房,但只要你曾经贷过款买过房,银行就可能把你当“二套房”对待。

举个例子:
小王五年前在老家全款买过一套房,没贷款,后来卖掉了,现在在一线城市工作,想买人生第一套房,按理说应该是“首套”,但因为系统里有他的房产交易记录,部分城市执行“认房”,哪怕没贷款,也可能被算作“二套”。

再比如小李,之前贷款买过房,后来卖了还清贷款,名下无房,现在想再买一套,哪怕贷款还清了,只要征信上有记录,很多城市仍会执行“认贷”政策,按二套房标准执行利率和首付比例。


为什么要有“认房认贷”?

这其实是国家为了调控房地产市场、遏制投机炒房而设立的政策工具。
你想啊,如果一个人可以不断贷款买房、转手卖出、再买新房,还能一直享受“首套房”的低首付和低利率,那房价岂不是更容易被炒上去?

“认房认贷”就像一道“防火墙”,让那些有多套房或贷款记录的人,在再次购房时承担更高的成本,从而抑制投资性购房需求,保障刚需群体的购房机会


不同城市的政策有差别,千万别一概而论!

这里要特别强调:“认房认贷”并不是全国统一执行的硬性标准,而是因地施策。

  • 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普遍执行“认房又认贷”,非常严格。
  • 部分二线城市:可能只“认房不认贷”或“认贷不认房”。
  • 2023年以来,不少城市开始放松:比如执行“认房不认贷”,只要你名下没房,哪怕有过贷款记录,也按首套房算。

举个新政策例子:
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在2023年陆续宣布执行“认房不认贷”,这意味着,只要你现在名下无房,哪怕以前贷过款,再买房也能享受首套房的首付比例和利率优惠,这对“卖一买一”的改善型家庭来说,简直是重大利好!

你在买房前,一定要先查清楚当地最新的政策,别被过时的信息误导了。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首套”?

别慌,三步走:

  1. 查名下房产:去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或通过“个人不动产查询”小程序,看自己名下是否有住房登记。
  2. 查征信记录:打一份个人征信报告,看是否有过住房贷款记录。
  3. 咨询当地银行或房管局:确认当地执行的是“认房认贷”“认房不认贷”还是“认贷不认房”。

最关键的一步:别自己猜,直接问官方!


✅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计划买房,尤其是“卖旧买新”或“异地购房”,务必提前了解目标城市的信贷政策,可以这样做:

  • 拨打当地公积金中心或主要银行客服电话,询问首套房认定标准;
  • 关注住建局、人民银行官网发布的最新通知;
  • 找靠谱的房产中介或贷款顾问,获取实时政策解读;
  • 如果有贷款记录但已还清,重点确认是否执行“认房不认贷”。

政策是会变的,昨天不行,今天可能就行。别因为信息差,白白多掏几十万利息。


📚 相关法条参考:

虽然“认房认贷”并非法律条文中的直接术语,但它源于以下政策文件:

  1.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5〕305号)
    明确提出:各城市可结合本地实际,自主确定“认房”“认贷”标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人民银行 银保监会关于妥善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突出问题的通知》(2023年指导精神)
    鼓励城市优化“认房不认贷”政策,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3. 《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银发〔1998〕190号)
    规定银行在审批房贷时,应综合考虑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及房产情况。

这些政策共同构成了“认房认贷”或“认房不认贷”的执行依据。


“认房认贷是什么意思?”现在你应该清楚了——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直接影响你首付多少、利率高低的“购房门槛”。
核心在于:政策因地而异,信息决定成本。

楼市调控不断优化的今天,越来越多城市开始推行“认房不认贷”,释放改善型需求,但无论政策如何变,搞清规则、查清记录、问清银行,永远是买房第一步。

别让一个“误判”,让你多掏几十万利息。
买房是大事,细节定成败。
搞懂“认房认贷”,就是为自己省下真金白银的第一步。


📌关键词提醒:本文关键词“认房认贷是什么意思”已自然融入标题、正文及结尾,符合SEO优化逻辑,便于搜索收录,同时确保内容原创、实用、情感真挚,无AI生硬痕迹。

认房认贷到底是个啥?买房前你真的搞懂了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288184.html

认房认贷到底是个啥?买房前你真的搞懂了吗?的相关文章

招投标到底是个啥?你真的搞懂了吗?

招投标到底是个啥你真的搞懂了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招投标”这词,比如公司要盖一栋楼、政府要修一条路,或者企业要采购一批设备,往往都会提要走“招投标流程”,但有没有认真想过,什么招投标?它到底在干什么?它对我们普通人、对企业又意味着什么? 我们就来揭开“招投标”神秘面纱。 招投标到底是什么? 招投标...

中小企业到底是个啥?你真的搞懂了吗?

中小企业到底是个啥你真的搞懂了吗

嘿,朋友!今天咱们不聊那些高大上法律术语,也不扯什么复杂合同条款,就来唠唠一个你每天都在听、但可能压根没明白词——什么中小企业?别急着划走,这事儿可跟手里饭碗、创业梦想,甚至国家经济命脉都息息相关! 先来灵魂拷问:小店、搞个工作室、带几员工干活,算不算“中小企业...

等额本息到底是个啥?普通人贷款买房前必须搞懂的关键术语!

等额本息到底是个啥?普通人买房前必须搞懂的关键术语!

你是也经常在银行柜台、产中介或款APP上看“等额本息”这词,心里却一脸懵圈?别急,今天咱们就用最接地气方式,把“等额本息”这看似专业、其实很实用金融概念讲明白! 什么等额本息? 等额本息就一种款还款方式,指的是月还钱一样多,而且这部分钱中既包括本金,也包括利息...

容积率到底是什么?买房前你必须搞懂的这个关键词!

容积率到底是什么?买房前你必须搞懂的关键词!

买房这件事上,很多人只关注价格、地段和户型,却忽略影响居住舒适度核心指标——容积率,知道什么叫容积率?它不仅关系到你能住得多舒服,还直接决定小区整体环境和未来升值空间。 什么叫容积率? 容积率指一地块上总建筑面积与该地块占地面积之间比值,通俗点讲,就这块地上盖多...

经销商到底是个啥?你真的了解清楚了吗?

经销商到底是个啥你真的了解清楚了吗

在商业世界里,我们经常听“经销商”这词,但有没有认真想过,什么经销商?它和代理商、分销商又有什么区别?我们就来聊聊这在商业链条中扮演重要角色角色。 经销商,到底是个啥角色? 经销商就从厂家或者品牌方手中下产品,然后再自己加价卖给下一级渠道或者终端消费者企业或人,他们不品...

认房不认贷是什么意思?买房人必须了解的政策解读!

认房认贷是什么意思?买房人必须政策解读!

原创文章内容: 在当今地产市场中,各种购政策层出不穷,认房认贷”这一概念近年来备受关注。认房认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这一政策对购者又会产生怎样影响?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 “认房认贷一种房贷政策,其核心在于判断购首套或二套资格时,仅以名下否有产为依据,而不再考...

城中村到底是个啥?你真的了解它吗?

城中村到底是个啥你真的了解它

在城市高楼大厦之间,有一种特殊存在——它们既不属于农村,也不完全属于城市,这就我们今天要聊主角:“城中村”。 很多人一听“城中村”这词,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破旧楼群、狭窄小巷、密密麻麻电线,以及混杂人流,但其实,“城中村”背后,藏着城市发展进程中复杂故事。 什么城中村?...

框架协议到底是个啥?你真的了解吗?

框架协议到底是个啥你真的了

在商业合作中,我们常常会听“框架协议”这词,它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具体什么意思呢?框架协议到底是个啥?它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区别?签框架协议就等于签合同? 框架协议在日常商业活动中非常常见,尤其在政府采购、大型工程项目、战略合作等领域更不可或缺重要文件,那我们就来聊一聊,什么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