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了怎么赔偿
孩子在受伤,方式及金额通常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和责任划分。
1. 明确责任:首先要确定孩子受伤的原因,是幼儿园设施存在问题,教师不力,还是其他孩子的等。如果是幼儿园方面的责任,幼儿园应承担主要。
2. 收集证据:包括受伤现场的照片、视频,孩子的记录、诊断证明,与幼儿园沟通的记录等,这些都有助于后续的赔偿协商和可能的法律诉讼。
3. 赔偿项目:一般包括、、营养费、交通费等。如果造成,还可能涉及伤残。
4. 协商解决:与幼儿园进行友好协商,提出合理的赔偿要求。如果协商成功,签订书面明确赔偿金额和支付方式。
5. 法律途径: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门投诉,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孩子的。
需要注意的是,法律规定幼儿园对在园幼儿负有教育、管理和保护的义务,如未尽到相应职责,造成幼儿损害,应当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零一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