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三方协议到底是什么?它和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

求职季,很多应届毕业生都会听到一个词:“签三方”,但大多数人对“三方协议”这个概念并不熟悉,甚至有些人以为这就是正式的劳动合同,其实不然,三方协议虽然看似简单,但它在整个就业流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那问题来了——三方协议是什么?它又有哪些法律效力和注意事项呢?

三方协议到底是什么?它和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三方协议?

三方协议,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由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共同签署的一份协议文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毕业生正式入职前,明确三方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

通俗一点讲,就是你在找到工作后,在还没正式成为公司员工之前,先跟公司、学校签个“意向性合同”,确保你毕业之后能顺利去这家公司上班,公司也愿意接收你,而学校则负责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如派遣证等)。

需要注意的是,三方协议不是劳动合同,它本质上是一份民事协议,适用于《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而不是《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


三方协议包含哪些内容?

三方协议会包括以下几个核心内容:

  1. 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姓名、学号、专业、联系方式等;
  2. 用人单位的信息: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岗位职责等;
  3. 学校审核意见: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会在协议上盖章确认;
  4. 违约条款:如果其中一方毁约,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5. 报到时间及方式:毕业生毕业后需按时到岗,并完成相关手续;
  6. 其他约定事项:比如是否解决户口、档案转递方式等。 虽然看起来像合同,但它不具备劳动合同的法律强制力,不能作为劳动者维权的主要依据。

三方协议的法律效力

尽管三方协议不等于劳动合同,但它依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只要协议内容合法、意思表示真实,三方签字盖章后就具备合同效力,任何一方违反协议内容都可能承担违约责任。

举个例子:如果你已经签了三方协议,后来反悔不去这家公司了,那么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协议要求你支付违约金,违约金金额也不能过高,否则可能会被认定为不合理条款。


三方协议 VS 劳动合同的区别

对比维度三方协议劳动合同
签署主体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
法律依据《民法典》《劳动法》《劳动合同法》
性质就业意向协议正式用工合同
法律效力民事合同效力具备劳动关系约束力

三方协议只是就业过程中的过渡性文件,真正的劳动关系还是要靠正式签订的劳动合同来确立。


签三方要注意哪些问题?

  1. 确认单位资质:签约前一定要核实用人单位是否正规,有无用人资格;
  2. 看清违约条款:有些公司设定高额违约金,建议提前协商修改;
  3. 不要盲目签约:不要因为怕错过机会而随意签三方,一旦签约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4. 及时办理手续:签约后要按照学校要求完成备案、盖章等流程;
  5. 注意后续流程:毕业时要记得拿派遣证、档案转移等材料,避免影响入职。

建议参考

如果你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在面对三方协议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 多做调研:了解公司的口碑和发展前景;
  • 理性判断:不要为了“保底”而随便签一家不喜欢的公司;
  • 保留证据:签约时拍照或复印协议,以防日后争议;
  • 及时沟通:若情况有变,尽早与公司协商解除协议;
  • 关注政策:各地对于三方协议、户口落户、人才引进等政策不同,务必提前了解清楚。

相关法律条文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三方协议是什么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应届毕业生关心的事,更是整个职场入门阶段的重要知识点,它不是劳动合同,但在特定阶段确实发挥着桥梁作用,理解清楚三方协议的性质、内容以及注意事项,不仅能帮助你规避风险,还能让你在就业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无论你是正在找工作的应届生,还是已经在职场打拼多年的人士,了解三方协议的真正含义,都是对自己职业生涯负责任的表现。别小看这份纸,它可是你职场第一步的关键保障!

三方协议到底是什么?它和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164166.html

三方协议到底是什么?它和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的相关文章

劳务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和劳动关系有什么区别?

务关系到底是回事?它和劳动关系有什么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务关系”这个词,尤其在找工作、签合同或者处理一些用工纠纷时,很多人都会疑惑:什么是劳务关系?它和我们常说的劳动关系一回事吗?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聊一聊这个话题,帮助你厘清概念、认清本质。什么是劳务关系?务关系指一为另一提供务服务,接受报酬,但双...

农用地到底是什么?它和耕地、建设用地有什么区别?

农用地到底是什么它和耕地、建设用地有什么区别

在农村生活或从事农业相关行业的朋友,可能经常听“农用地”这个词,但很多人对的具体含义并不清楚,甚至人将其等于“耕地”。什么是农用地?它有哪些类型?又受哪些法律保护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农用地的定义与分类 从字面来看,“农用地”就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国土...

CO到底是什么?它和一氧化碳有什么区别?

CO到底是什么它和一氧化碳有什么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CO”这个词,尤其在空气检测、汽车尾气排放、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等领域。CO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CO”英文“Carbon Monoxide”的缩写,中文意思一氧化碳,这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但却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导致死亡,了解CO的本...

居住证到底是什么?它和户口有什么区别?

居住证到底是什么它和户口有什么区别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居住证”这个词,比如孩子上学、买车摇号、医保社保续保等场景中,相关部门都会提要提供居住证,那问题来了——什么是居住证?究竟哪些用途?每个外来人口都需要办理呢?什么是居住证? 居住证一种用于证明非本地户籍人员在当地法稳定居住的法律凭证,通常由公...

二级医院到底是什么?它和一级、三级医院有什么区别?

二级医院到底是什么它和一级、级医院有什么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去医院看病时,常常会听“一级医院”、“二级医院”、“级医院”这样的说法,很多人可能只知道自己去的医院几级,但并不清楚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特别是什么是二级医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医疗资源的分配、服务能力监管标准等多个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什么是...

转移性收入到底是什么?它和工资收入有什么区别?

转移性收入到底是什么它和工资收入有什么区别

在报税、填表或者看家庭收入报告的时候,看过一个词叫“转移性收入”?这个词听起来点专业,但其实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问题来了——什么是转移性收入呢? 转移性收入指政府或社会机构向个人无偿提供的资金或福利,不以劳动或投资为前提,通俗点讲,就是别人“白给”的钱,不你上班挣来的,...

私立学校到底是什么?它和公立学校有什么区别?

私立学校到底是什么它和公立学校有什么区别

在当今教育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择校问题,除了传统的公立学校外,“私立学校”这个词也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什么是私立学校呢?它和我们熟知的公立学校究竟有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揭开“私立学校”的神秘面纱 私立学校由私人或民间资本投资设立并运营的教...

电子货币到底是什么?它和我们常用的微信支付、支付宝又有什么区别?

电子货币到底是什么它和我们常用的微信支付、支付宝又有什么区别

在这个移支付普及的时代,很多人每天都在用“电子钱包”完成交易,比如扫码支付、转账汇款、线上购物……但你想过,这些操作背后使用的资金,到底算不算“电子货币”?我们常说的微信支付、支付宝余额,真正的电子货币一回事吗? 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看似熟悉却又略显陌生的话题——什么是电子货币?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