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纠纷疑难案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劳资纠纷疑难案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劳资纠纷疑难案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劳动者损害用人单位利益的案由?
- 劳动合同法38条详细解释案例?
-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2021?
劳动者损害用人单位利益的案由?
劳动者案由是劳动争议纠纷。劳动者损害用人单位利益、实质上是劳动者利用用人单位提供的职务便利,实施损害用人单位利益的行为,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纠纷。
如果劳动者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用人单位可以劳动争议纠纷为案由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
劳动者损害用人单位的案例有很多,案由也五花八门,有些以公谋私,有些损公肥私,有些将公司资源送给别人,有些将公司经济情报透露给竞争对手,有些故意破坏公司财物,设备等,不一而足。
劳动合同法38条详细解释案例?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劳动合同法第 38 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以下是一个详细的解释案例:
案例:
张先生在某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双方签订了为期 3 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间,张先生因工作表现出色,为公司开发了多项重要项目。然而,在合同即将到期之际,公司因经营不善决定裁员。于是,公司通知张先生解除劳动合同,并表示不会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 38 条,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法律规定支付经济补偿的,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经济补偿。在本案中,公司未按照规定为张先生支付经济补偿,因此张先生有权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
具体分析:
1.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公司未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为张先生支付经济补偿,属于违法行为。
2. 劳动者无过错:张先生在劳动合同期间履行了劳动者应尽的义务,没有过错。
3. 劳动合同解除非因劳动者原因:公司因经营不善裁员,属于劳动合同解除非因劳动者原因。
4.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虽然本案中张先生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同样适用劳动合同法第 38 条。
综上,根据劳动合同法第 38 条的规定,张先生有权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在实际操作中,张先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已于2020年12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劳资纠纷疑难案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劳资纠纷疑难案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