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伤九级能赔多少钱2021(安徽工伤九级能赔多少钱一个月)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湾报用人单位发生伤亡事故,应当在48小时内及时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告;职工同时受两个以上用人单位聘用的,每个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的,由职工发生工伤时所在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7月8日,记者从安徽省司法厅获悉,《安徽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用人单位必须在48小时内及时报告伤亡事故。
《征求意见稿》明确“用人单位发生伤亡事故的,应当及时向直辖市、县(区、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告,报告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劳动者因事故受伤或者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被诊断、认定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应当自发生事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事故伤害的日期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的日期。有特殊情况的,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批准,申请期限可以延长三十日。用人单位未按照前款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受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或者工会组织可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受伤或诊断或鉴定职业病的日期。
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认为该伤害属于工伤,而用人单位认为不属于工伤的,用人单位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提交证明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用人单位逾期未提供证据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职工及其近亲属提供的证据或者调查取得的证据,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优化调整两项一次性工伤保险待遇标准
《征求意见稿》明确职工因工致残,并被认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在职工领取伤残津贴期间,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应当将伤残津贴作为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扣除个人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后,伤残津贴实际数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补足差额。经工伤职工本人请求,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费,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费。一次性残疾就业补贴。按照劳动关系解除或解除时上一年全省职工平均月工资计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标准为:五级伤残28个月,六级伤残22个月级残疾;一次性残疾就业补贴标准为:五级残疾40个月,六级残疾34个月。
劳动者因工作致残,被认定为七级至十级残疾,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劳动者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与工作有关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费,由用人单位支付。单位发放一次性残疾就业补贴。按照解除或解除劳动关系时的上一年全省职工平均月工资计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标准为:七级伤残13个月,八级伤残11个月一级伤残,九级伤残11个月。6个月,10级伤残4个月;一次性残疾就业补贴标准:七级残疾15个月,八级残疾10个月,九级残疾6个月,十级残疾3个月。
据了解,调整后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贴标准仍略高于上海、江浙地区。既考虑到新旧政策的过渡,又可以有效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鼓励工伤职工继续在原单位工作,稳定就业。减轻用人单位负担,为我省用人单位和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的营商环境。
达到退休年龄的残疾职工,不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贴。
《征求意见稿》新规定明确,职工(含非全日制职工)同时受两个以上用人单位聘用的,每个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因工受伤的,由职工受伤时所在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此外,明确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残疾职工,不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贴和一次性残疾就业补贴。
工伤职工初次鉴定后申请重新鉴定的,待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后,暂不发放一次性工伤伤残补助费,其他与工伤有关的人员,暂不发给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费。工伤保险待遇以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为依据。支付。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后,对因工负伤的职工,按照新的鉴定结论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费和其他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职工重新进行鉴定或者复验后申请重新鉴定,伤残等级发生变化的,自鉴定结论作出次月起,发给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根据新的鉴定结论,不再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费。再计算一下。
此外,《征求意见稿》明确,用人单位未依法参加工伤保险或者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造成职工遭受工伤的,用人单位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缴纳费用或者补缴差额。成本。
《安徽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已在省司法厅官方网站公布,并于2022年7月7日至2022年8月6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在省司法厅网站提交修改意见司法机关,或将意见邮寄至:合肥市蜀山区清溪路100号省司法厅法制三处(邮编230031);或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修改意见和意见。建议应发送至:ahssftlfsc@163.com。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宛报记者王艳
编辑张大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