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怎么解决劳动纠纷问题(劳动仲裁怎么解决劳动纠纷案件)
工人经常因绩效奖金、经济补偿等问题与公司发生纠纷。如果与用人单位协商或申请基层调解组织调解都无法解决,如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解决?仲裁裁决作出后可以立即执行吗?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一
涉及劳动争议的情况
因确认劳动关系而产生的纠纷;
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发生的纠纷;
因撤职、解雇、辞职、辞职而产生的纠纷;
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纠纷;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补偿等发生的纠纷;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
劳动争议调解
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要求工会或第三方与用人单位共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当事人不愿意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又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如果您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您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条另有规定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
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法律对申请劳动仲裁的期限有特别规定的,按照特别规定计算。
(一)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交的证据材料
仲裁申请(详细说明上诉理由和要求);
申请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若有委托代理人,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并提交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或资格证书复印件。若代理人为律师,需提交相关资格证明及律师事务所出具的证明函或官方法律援助函;
被诉人登记信息;
当事人送达信息确认函;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如劳动(雇佣)合同、就业登记表、工作许可证、厂牌、工作证、工资支付凭证、考勤记录、押金收据、罚款凭证、社会责任证明等保险单、终止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明等
(二)用人单位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供的证据材料
仲裁申请(详细说明上诉理由和要求);
单位注册信息;
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或资格证明。若由律师代理,需提交律师证明及律师事务所出具的证明信;
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
被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当事人送达信息确认函;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材料,如劳动(雇佣)合同、就业登记表、工作许可证、厂牌、工作证、工资支付凭证、考勤记录、押金收据、罚款等凭证、社会保障证明、解除或终止劳动(人事)关系证明等。
(三)仲裁申请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住所、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用人单位的姓名、住所、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仲裁请求及其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四
申请及受理
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须提交全部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驳回申请的决定。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组成仲裁庭,并将组成仲裁庭的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当事人可以依法在庭前或者当庭提出书面申请,对仲裁庭组成人员提出异议。
申请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向有劳动争议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
五
听证会和裁决
仲裁庭应当在开庭前五个工作日将开庭时间、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当事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将视为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被申请人可以缺席裁决。
仲裁庭应当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审结案件;案件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期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审理过程中遇到法律情形的,经批准可以中止或者延期审理案件。
六
仲裁结果
仲裁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后发生法律效力。
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劳动者对最终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认为最终裁决有第四十九条规定情形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仲裁裁决被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有劳动争议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裁决不是最终裁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双方均不提起诉讼的,仲裁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