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自治制度是什么(社区居民自治制度的内容)
社区是由生活在同一地理环境中的成百上千的居民组成的小规模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社区居民拥有并享受相同或相似的文化、风俗、卫生、交通、自然条件等政府服务。“远亲不如近邻。”小社区是一个和谐有序的基本单位,但社区内邻居之间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冲突。如果有冲突,我们必须解决它们。冲突最好在萌芽状态下解决。解决冲突不是简单地解决问题。解决矛盾有时就是“上一个台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把居民的生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谁将负责管理社区?谁来带头解决矛盾?近年来,许多社区居委会在促进社会有序发展、丰富居民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说,居委会是社区社会细胞的核心。但有的居委会干部每天工作8小时,与本小区居民打交道存在困难。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久经考验、牢不可破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可以运用到社区管理中。
社区群众自治的实施,既要依靠群众,又要作为教育群众的渠道。社区自治就是把社区变成学校。社区中的男女老少都必须而且可以行使社区自治权,不断提高自我素质。通过居民自治实现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不仅是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途径。
如何实现社区自治
从行政管理向群众自治的转变不是一件小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认真对待。
一是实行社区自治委员会由居民直接选举。社区居民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参与是社区民主自治的基础。居民有“把选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强烈愿望。你应该关心你选择的人,你也有权监督你选择的人。群众选举出来的人,不会也不会向群众隐瞒真相,一定要对群众负责。投票权和知情权是同源的。社区自治委员会的成员主要是刚刚退休、身体健康、受到群众拥护的老年人。其代表应为妇女和17岁以下的青少年。至于是否设立监事会,由业主大会决定。
二是社区自治委员会的工作范围逐步扩大。社区自治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根据本社区的实力和居民的爱好,在文化、体育、卫生、节日庆典、关爱老人、幼儿、居民生活等方面开展适当的活动,并协调和处理社区内部的矛盾。为了使活动方便有效,我们可以组织歌舞队、书画队、武术队等,发动青少年参加劳动,做好公共卫生、保护花草树木的好事。等,真正把社区变成有吸引力的学校。社区自治委员会的工作范围是动态的,可以“量身定做”不断扩大。社区自治委员会的职权范围由社区居民投票表决同意和授权。
三是社区自治委员会经费来源。社区自治程度与物业管理成本成反比。社区自治广而深,可以少聘用业主,可以节省物业管理费,用于自治;反之,如果社区自治不广泛,就必须雇佣更多的业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有一小部分物业管理费能够满足社区自治的开支。对于低收入社区,建议成为各类基金会的资助对象。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情。社区也应该成为政府支持和慰问的目标。社区活动费用应当及时公布并缴纳。社区自治委员会工作人员的薪酬水平不应低于居委会工作人员目前的收入,如果能稍高一些就更好了。
四是注重提高社区文明的狭义功能。从广义上讲,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从狭义上讲,它可以省钱。如果你不乱扔垃圾,你可以雇佣更少的清洁工;爱护花草树木,可以少用园丁;多微笑,就能减少争执;多微笑,就能减少争执。如果整个社会都文明了,就不需要看守小区的大门,不需要保安,甚至不需要围墙。总之,物质文明促进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又可以转化为物质文明。
关于社区自治的一些说明
推进社区自治至少会遇到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社区自治委员会会削弱党的领导吗?答案是不。
原因之一就是开头提到的“社会细胞核”。细胞核不能与细胞分离,细胞也不能与机体分离。因此,社区必须接受上级政府和上级党委的领导。从社区自治委员会的选举到工作的落实,都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办事。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常说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选举产生的社区自治委员会领导成员必须先进,社区自治委员会中必须有共产党员。社区自治委员会中的共产党员和未当选社区自治委员会中的社区共产党员,应当是贯彻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带头人。因此,担心社区自治会削弱党的领导是错误的。
第二,社区自治委员会会不会造成混乱?答案是,在当代中国不行。
当代中国是法治国家。各行各业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如有违法行为,将受到追究。凡是法律没有规定的事情,人们都可以自由冒险,也可以肆意妄为。当你狂野自由地飞行时,你发现原来的法律规定已经过时了,可以修改,那么你就必须坚持遵守既定的法律。在修改之前,即使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你也只能暂时按照既定的法律行事。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法制观念。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为什么还会出现“混乱”呢?
“相互拥抱的树是从最小的木粒中诞生的。”只要我们不遮挡社区自治委员会赖以诞生的阳光和不可或缺的雨水,它一定会成长为一棵“拥抱树”、一棵参天大树。
【作者为中国社会学会顾问、上海大学终身教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