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制裁和民事制裁的区别是什么(行政制裁和民事制裁的区别和联系)
赵某因排水问题造成邻居李某受伤而受到行政处罚后,李某起诉赵某要求民事赔偿,并得到法院支持。近日,平江县人民法院就一起健康权纠纷公开开庭审理。
原告李某与被告赵某为邻居。赵家的房子在高处。下雨的时候,赵家地板上的泥沙就会冲到李家的地板上。双方曾因排水问题发生争执。后来,经村委会调解,在赵家楼出口处修建了排水沟,问题才得到解决。2020年5月9日,赵某将家中的地板用水泥浇筑,并掩埋了原来的排水沟。当李要求保留原来的排水沟被拒绝后,他用锄头把赵刚浇的水泥地面挖掉了。不妙的是,赵某抓起一根木棍,就打在了李某的头上。2020年5月12日,平江县公安局对赵某行政拘留十日,并罚款200元。李某出院后,要求赵某赔偿医疗费、工资损失等相关损失。
法院认为,公民的身体健康权受法律保护,侵犯公民身体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本案中,赵某用木棍殴打李某,致使李某受伤。赵某应依法赔偿李某的损失。双方均未能冷静处理纠纷,均对损害负有过错。这起案件的起因是排水沟出现问题。李某用锄头将赵刚浇筑的地板损坏。其在纠纷中存在过错,应当承担次要责任。事发后,赵某失去理智,采取激烈手段打伤李某。其在此次纠纷中显然有过错,应当承担主要责任。法院综合本案双方的过错和因果关系,认定赵某对李某的损失承担70%的责任,李某承担30%的责任。
法官表示:行政处罚不能代替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民事制裁是两种不同的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它们调整的法律关系也不同。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行为的行为人所采取的行政行为。但这种处罚有时只针对违法违规行为,并不涉及其他法律关系中的权益保护。民事赔偿是平等主体之间因侵权而产生的民事责任。如果一方侵犯他人健康权,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将受到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同时,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的,在承担行政处罚后,还应当以其过错向他人支付民事赔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