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护律师(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里所说的“所有人”,是指每一个公民,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最终被司法审判确认的犯罪分子。当然,这也包括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未经法院审判和判决,任何人不得被定罪。
也就是说,无论是杀人、抢劫、强奸、纵火、投毒等,行为人犯罪后未经法庭审判判决,都不能被认定有罪。也就是说,在法院作出判决之前,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只能是犯罪嫌疑人,而不是实际犯罪人。
那么,问题来了。
法院是司法机关,那么谁来指控犯罪嫌疑人呢?这就是检察院,作为公诉人代表国家,对犯罪嫌疑人向法院提出指控。
另一个问题。
有人问,既然检察院当庭指控犯罪分子,法院直接判刑,为什么还需要律师介入呢?
这涉及到公平正义的问题。涉及法律制度和程序。
如前所述,一个人犯罪后,检察院向法院起诉犯罪嫌疑人,法院最终对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作出判决。但这并不意味着检察院想控谁就控谁,法院想判谁就判什么。为了弥补这一程序和制度的缺陷和漏洞,保证每一个公民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公权力的滥用,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法律设立了辩护权。系统。当检察官办公室指控某人犯罪时,嫌疑人可以否认指控。这就是辩护权。
如何行使辩护权。自卫和委托防卫。
自卫是指检察院指控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犯罪嫌疑人提出相反的理由、事实、证据,抗拒检察院的指控,证明自己无罪,证明自己无罪。这就像过去老百姓用的“冤屈”一样。类似于“青天大人,百姓受了委屈,请青天大人为百姓做主”。
委托防守。由于各种原因,每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和组织能力、法律知识理解等都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人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需要委托别人代为做因为他们的能力有限。保护自己。
律师是受犯罪嫌疑人委托,为犯罪嫌疑人提供辩护的专业群体。
通过国家法律资格考试、对法律有深入了解的律师,能够针对检察院的指控提供准确、专业的辩护意见,让法庭听清意见,更加公平、公正。审理案件。这样,就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法律原则落实到具体案件中。
老XX案至此结束。法院在充分听取了检方的指控以及犯罪分子及辩护律师的辩护意见后,根据整个案件的事实和证据,结合刑法等法律规定,最终作出判决。
希望大家更多地了解法律,充分认识法律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律师在法治进程中的作用,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个人意见,不喜欢请勿评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