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继承人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民法典中继承人有哪些权利呢)
相信大家对我国的《民法典》一定很熟悉。我国规定的继承人分为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两类。那么,作为继承人,他享有哪些权利呢?
智芒网律师解答:
1、继承人有接受继承或者放弃继承的权利。继承人是否接受继承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2.继承人有权获得继承权。未放弃继承权的继承人可以从继承开始时获得已故被继承人的财产。
3.继承人有权请求分割继承权。如果遗产同时由多个继承人继承,则可以根据其中一位继承人的要求分割遗产。当然,遗产的分割不能侵犯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4、继承人有保留遗产的权利。我国法律规定:“继承遗产的人应当妥善保管遗产,任何人不得侵占、争夺。”遗产的保管是指从继承开始到遗产分割的过渡时期,此时遗产的归属尚未确定。遗产由拥有者保护和管理。继承人为继承人时,有权保护、管理该遗产,并有权禁止他人侵占、争夺。
5.执行遗嘱的权利和义务。
赵律师团队赵健律师分析:
第二顺位继承人可以继承的法律情况是:
1.如果有遗嘱,且遗嘱指定第二顺序继承人为遗产继承人;
2、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
继承所需的证明是:
1、当事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社会保障卡等身份证明;
2、代理人代为申请的,须提供有效的委托书公证及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社会保障卡等身份证明;
3、死者的死亡证明、户口注销证明;
4、遗产权属证明及财产清单;
5、死者配偶、子女、父母之间的亲属关系证明。如果是二级法定继承,还应当提供死者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亲属关系证明;
6、法定继承人死亡的,须提交死亡证明、婚姻状况证明以及法定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的亲属关系证明;
7、法定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除亲自到公证处表明意愿外,还须提交经过公证的放弃继承权声明等。
【法律基础】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继承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一级继承人继承,二级继承人不继承;如果没有一级继承人,则由二级继承人继承。本节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本文所称“父母”包括亲生父母、养父母和有赡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条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收养的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